皮膚裂了一道口子,可以貼一塊創可貼來療傷,如果皮膚大面積缺損,是否也可以貼一塊皮膚來修復呢?這一想象如今可以實現了。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發布了一項重要科研成果,宣布我國組織工程第一個產業化產品——人造皮膚正式問世,這是目前我國該領域唯一研究成功的產品。
這項研究歷時將近十年,已于今年11月13日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4次嚴格評審,獲得了產品注冊證書。“人造皮膚主要通過收集新鮮、正常的術后皮膚,經實驗室檢驗正常后,將其在體外經過消化、分離、培養等步驟,獲取表皮細胞和真皮成纖維細胞,大量擴增,按細胞類型及代數建立不同用途的細胞庫,再將表皮細胞、真皮成纖維細胞復合于牛膠原蛋白支架上,重新形成一定形態和功能,并具有生命力的活體組織皮膚。”
人造皮膚主要應用于燒傷、潰瘍等各類皮膚創傷患者。我國每年燒傷與潰瘍患者約有1500萬人,其中需進行皮膚移植的病例350萬人。治療時多采用皮膚自體移植的辦法,傷害較大。而人造皮膚在使用時只需于無菌條件下將包裝好的產品簡單清洗,放在創面上。就可以促進創面的愈合,并促使其自身皮膚的生長,最終由人體自身皮膚所替代,從根本上解決了創面皮膚愈合問題。并具有接近自身皮膚、免疫排斥反應低、愈合時間快、使用操作方便、減少
疤痕形成等優點。這一成果的研制發明,極大地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也讓很多燒傷患者能重新恢復舊日容顏。
此前,各國科學家都曾致力于組織工程的研究,但僅以美國為主的極少數國家掌握該項技術,且價格不菲。而國內的人造皮膚在經國家正式批準之后,即可投入批量生產,預計不久之后就能在臨床廣泛應用。至于價格方面,相對國外來說應該較為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