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A(Neotigason) 是新合成的第二代維A 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短、無體內積蓄等優(yōu)點,近年來用于
銀屑病的治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科于2002年10月~2006年1月利用阿維A 治療銀屑病32例,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科門診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齡20~65歲,中位年齡41.5歲,病程3月~30年。紅皮病型銀屑病5例,膿皰型3例,尋常型24例(其中皮損面積大于20%者16例,皮損面積10%~20%者8例)。具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入選:有可能妊娠或妊娠哺乳期婦女;有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脂質代謝異常者;肥胖癥和年齡小于16歲。患者在治療前后常規(guī)檢驗血尿常規(guī)、血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肝功能。治療前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1.2 治療方法 口服
阿維A膠囊( 商品名:
方希, 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 mg,每日3次隨餐服,病情痊愈或明顯好轉后,每1~2周減10 mg,維持量10 mg/d,維持4周。
1.3 療效觀察及判斷標準 根據(jù)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PASI)[1]評分標準對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紅斑、浸潤、鱗屑 )進行評分;病情嚴重程度按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分別計0~4分。PASI積分下降指數(shù)(%)=(治療前PASI積分-治療后PASI積分)/治療前PASI積分×100%,基本治愈:PASI積分下降指數(shù)≥90%;顯效:PASI積分下降指數(shù)60%~89%;進步:PASI積分下降指數(shù)20%~59%;無效:PASI積分下降指數(shù)<20%。基本治愈率加顯效率為有效率。
2 結 果
2.1 療效比較 基本治愈18例,顯效9例,有效3例,無效2例,有效率84.4%。見表1。表1 阿維A 治療銀屑病臨床療效
2.2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皮膚瘙癢5例,皮膚干燥6例,口干3例,唇炎2例,
脫發(fā)1例,血脂輕度升高2例。
2.3 隨訪 隨訪3個月,尋常型有1例復發(fā);6個月紅皮病型復發(fā)1例。
3 討 論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fā)性炎癥性
皮膚病,特征性損害為紅斑、丘疹或斑塊上覆蓋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好發(fā)于四肢伸側、頭皮、背部,嚴重皮損可泛發(fā)全身[2]。既往治療紅皮病型、膿皰型銀屑病多采用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光化學療法、雷公藤等藥, 這些藥物不僅對肝、腎功能及其他許多臟器有影響, 而且糖皮質激素減量不當還會引起病情“反跳”。
維甲酸類藥物是治療銀屑病的有效藥物之一, 其對異常增生性疾病、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等都有良好的療效[3]。阿維A主要影響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調節(jié)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終末分化,并具有調節(jié)免疫功能、抗炎、減少細胞間表皮游走等作用[3],臨床上用于治療重度銀屑病療效較肯定[4,5]。筆者用阿維A 治療銀屑病32例,臨床治愈率為56.3 %,有效率84.4% ,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4]。治療中體會到阿維A除對泛發(fā)的尋常型銀屑病有很好的療效外,對紅皮病型、膿皰型等伴有炎性反應的重癥銀屑病亦有較好的療效。一般先采用初始劑量20~30 mg/d,后逐漸加量至達到滿意的療效后可減量維持,一般達最佳療效需數(shù)周的時間,但注意不可減量過快或過早,否則易導致復發(fā)。與阿維A酯相比,阿維A用量明顯較小,而療效較優(yōu)[5]。
本組發(fā)現(xiàn)阿維A 治療期間,皮膚和黏膜的不良反應常見口干、皮膚干燥和瘙癢。經(jīng)過局部對癥處理,皮膚黏膜癥狀多數(shù)能耐受。在實驗室檢查中,TG升高2例,給予降血脂藥物辛伐他汀20 mg/d口服,然后復查血脂正常。阿維A 引起脂蛋白的變化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它增加TG或極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的合成或抑制其消除有關。治療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血脂及肝腎功能。另外,致畸是阿維A 嚴重的不良反應,長期應用阿維A類藥物還可引起骨骺及韌帶改變,因此,育齡婦女在使用阿維A 時或停藥后2年內應采取
避孕措施。
參考來源:《疑難病雜志》2007年11月6卷11期;《阿維A治療銀屑病32例臨床療效觀察》;劉慧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