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科學家》雜志報道,西伯力亞生理學和植物生物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日前培育出了一種具有抗HIV病毒和丙肝病毒功能的基因改良番茄。
研制出這種“番茄疫苗”的留里克·薩利亞耶夫教授等人介紹說,他們成功地將HIV病毒的DNA片段和丙肝病毒的DNA片段整合到了番茄之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科學家們在研究過程中還利用到了根瘤土壤桿菌。
據悉,由于受到HIV病毒的DNA片段影響,新培育的番茄會釋放出相應的蛋白質--數種HIV病毒蛋白和一種丙肝病毒的表層抗原蛋白。
上述病毒蛋白會隨著番茄一起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并進而充當其抗原的作用,誘發肌體產生相應的抗體。而免疫系統在受到刺激后便會開始殺滅入侵的HIV和丙肝病毒。
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已在老鼠身上對這種“番茄疫苗”進行了測試。當然,給老鼠喂的并非番茄,而是基于番茄制成的粉末狀食物。觀測顯示,在食用番茄粉末后不久,老鼠血液中兩種病毒抗體的含量便出現了明顯提高。此外,科學家們在老鼠其他部位的體液中也檢測到了抗體的蹤跡。
一旦這種番茄在臨床實驗中被證明有效,它將成為一種全新的抗
艾滋病手段。不過,“
番茄疫苗”并不會以食品的形式投入使用,而是被加工成藥片,以便開展服用的劑量。“
番茄疫苗”的優勢在于,其儲存條件較為簡單,尤其是對溫度的要求不高,同時不用進行注射,可避免由此導致的感染。
此前,科學家們曾不斷地嘗試制作可抗HIV病毒的疫苗,但均以失敗告終。盡管抗丙肝病毒的疫苗已經研制成功,但由于其價格較高,難以在發展中國家推廣應用。而俄羅斯科學家新開發出的“番茄疫苗”不但價格低廉,而且還具有其他多項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