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患脂溢性皮炎怎么辦?溢性皮炎多見于新生兒及成年人。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但未得到證實。該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癥。脂溢性皮炎實為濕疹的脂溢型。多見于1~3個月的肥胖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表面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頭皮上可見較厚的黃漿液痂,痂下有炎癥合并糜爛和滲出。
新生兒脂溢性皮炎的產生原因
而新生兒脂溢性皮炎的產生和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致使新生兒皮脂增多有關。如果準媽媽生活作息緊張,常常熬夜,則孩子出生后容易出現脂溢性皮炎癥狀。此外,維生素B2缺乏也可以導致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好發時期、部位與癥狀
脂溢性皮炎在寶寶出生不久就可能發生,斷斷續續、時好時壞,至3-4個月左右才會有所好轉。并且,若遇到氣溫不穩定、季節變換的情況,更容易再次復發。脂溢性皮炎好發于寶寶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頭皮、前額、眉際、耳后、頰部等,因寶寶時常用手抓撓,所以諸如頸部、腋窩、臀溝、腹股溝等身體皺褶處及背部、會陰、肚臍等部位,也可能會受到波及。
嬰兒脂溢性皮炎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鱗屑型,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邊境鮮明的紅斑伴有皮膚落屑,天氣干冷時,落屑會呈現微微破裂的模樣。另一種為結痂型,多見于肥胖嬰兒。最初是許多小丘疹,隨后擴大為不規則的黃色斑片覆以干燥的鱗屑,有的還帶有黃色油膩性痂皮。所以有時我們會看到在寶寶的頭皮、眉毛或臉頰等部位,有厚厚一團白色或黃褐色的結痂,尤其是頭皮部位的結痂,有時大到可以覆蓋整個頭頂。這些結痂,是脂溢性皮炎的“濕疹化”滲出現象,從而造成厚厚的塊狀物黏附在皮膚表面。對此父母不必擔心害怕,因為這些情況,并不會讓寶寶感到十分不舒服,日后也不會在寶寶皮膚上留下疤痕。
但是,少數情況需要特別注意,若是得不到妥當的治療,可能會引起并發癥。罹患脂溢性皮炎的寶寶,由于皮膚的生理狀況發生改變,會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而化膿或產生膿胞。而且寶寶在腋窩及包尿布的部位,可能伴有念珠菌感染,出現鮮紅、邊境鮮明且如薄膜狀的斑片。對于散布于其周圍的小膿胞或圓圈狀落屑,家長若自行購置外用藥涂抹,常會導致念珠菌感染惡化。
此外,爸爸媽媽還應當注意區別一些與脂溢性皮炎癥狀相似的惡性皮膚病。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去醫院,醫生會為您的寶寶做鑒別診斷,排除一些會危及生命的嬰兒皮膚疾病。例如:脂溢性紅皮病,這也是一種全身性嬰兒脂溢性皮炎,早期的癥狀與一般良性的脂溢性皮炎相似,但若貽誤治療,會嚴重危害寶寶健康。
脂溢性皮炎治療法
萬一您的寶寶已經罹患了脂溢性皮炎該怎么辦呢?做爸爸媽媽的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如果需要喂牛奶,則應用嬰兒配方奶粉,并注意增加蛋白質攝入,少食糖類食品,給予適當的水果和蔬菜,還可以口服藥物“核黃素”。 如果油脂過多可服維生素B6,并用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糖漿等止癢。
建議使用中性清潔用品,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產生并發癥。至于頭皮部位的嚴重結痂,可用甘油、煮沸消毒過的植物油或強生潤膚油涂抹于痂皮上,一日數次,待厚痂變軟后用小梳子慢慢地、輕輕地梳一梳,頭發厚痂就會掉下來,再用中性嬰兒皂和溫水洗凈,洗后可用維生素B6軟膏、磺松糊劑、3~5%硫磺或白降汞軟膏等局部涂抹,大多可在數日內消除。嚴重的濕疹還可用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滲濕為原則,輔佐外用藥效果也很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皮疹面積很大、頭皮發炎、出現其它癥狀,或者幾周內病情不見好轉,就應帶孩子去醫院皮膚科就診。若經過皮膚科醫生診斷,認為有繼發性細菌或念珠菌感染的情況,則應該視情況使用對癥藥膏,通常都會優先治療念珠菌感染。如果皮膚感染較重則最好短期口服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經過治療,皮疹可以在一周內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