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中藥復方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預防肛管尖銳濕疣復發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科32例肛管尖銳濕疣住院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17例和對照組15例。兩組患者均應用高頻電刀手術治療,術后以干擾素病損皮下局部注射。治療組在高頻電刀手術治療加干擾素病損皮下局部注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復方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對照組在高頻電刀手術治療加干擾素病損皮下局部注射的基礎上以1:8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結果 治療組治愈率88.2%,對照組治愈率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肛管復發性尖銳濕疣.經高頻電刀清除可見疣體后以干擾素病損皮下局部注射聯合中藥復方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能提高尖銳濕疣的遠期治愈率及減少復發。
【關鍵詞】肛管尖銳濕疣;中藥復方
尖銳濕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肛管內尖銳濕疣因其部位特殊,治療相對困難,臨床治療后的復發率較高。針對CA復發的原因:①各種刺激激發亞臨床感染;②病灶清除不徹底;③病毒顆粒的種植;④個體免疫缺陷等,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預防CA復發,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為我院肛腸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確診為CA的住院患者,共32例。將32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7例,平均年齡(32.5±4.2)歲,病程(56.0±17.2)d;對照組15例,平均年齡(35.0±2.7)歲,病程(52.8±16.3)d。經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32例患者的疣體均經5%醋酸白試驗、組織病理學檢查或PCR檢測而證實為CA感染。皮損均無合并細菌、真菌感染,夫妻及性伴同治。兩組患者均無嚴重心、肝、腎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且近期未接受免疫、抗病毒治療。
1.2 治療方法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按痊愈和復發二級標準評定。痊愈:術后創面愈合,隨訪6個月肛周及肛管皮膚或齒線附近未見新生疣體。復發:術后創面愈合,隨訪6個月肛周及肛管皮膚或齒線附近發現新生疣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治愈率88.2%,對照組治愈率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尖銳濕疣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后所引起的增生性疣狀物,多侵犯人體潮濕的會陰、陰道、陰莖、且肛門、直腸下段等皮膚黏膜處,主要通過性接觸感染,潛伏期一般為1~8個月,平均3個月131。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治療后6個月無復發者,則復發機會減少。肛管內CA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其發病部位隱蔽、暴露困難.又無明顯自覺癥狀,因此臨床上容易漏診。在治療方面,因術野狹小,肛管內又易藏污納垢,難免有反復發作、多次治療的弊端。近來大量文獻及基礎臨床研究已充分肯定HPV在肛門生殖器癌發生中的致病作用。因此肛管內CA的治療不容忽視,應采取積極手段,縮短病程,盡早治愈。其治療的關鍵是如何消除潛在性感染,減少其復發,提高遠期療效。
祖國醫學認為CA的發生主要是房事不潔或間接接觸污穢物品,濕濁淫毒從外侵入外陰皮膚黏膜,導致氣血瘀滯、濕熱蘊結而成。治宜清熱、解毒、祛瘀、利濕、活血、消疣。近年來研究表明.中藥的煎出液對尖銳濕疣病毒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據此我們自擬中藥復方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治療尖銳濕疣,皮損愈后仍堅持每日1次,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6周,增加了中藥的作用時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方中苦參、大青葉清利濕濁;黃柏清熱燥濕;紫草涼血、活血、解毒;苦參、黃柏、白花蛇舌草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功;土茯苓利濕去熱、搜剔體內濕熱蘊毒,不但清熱解毒,還有抗霉菌、殺蟲止癢、散結之功效:白芨具有良好的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青葉、土茯苓、紫草、黃柏有廣譜抗病毒、抗菌作用:黃柏、大青葉、土茯苓、苦參可調整加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促使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土茯苓有抗增生作用;白芨具有止血抗菌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大青葉和黃柏局部熏洗可抑制局部水腫。史伍屏等報道白芨粉在與血液接觸后即迅速形成一層膠凍狀膜,黏附于創面,能有效地制止創面的滲血。全方共奏清熱散結、解毒化瘀的協同作用,對消除微感染灶、預防術后復發意義重大。
中藥熏洗法可直接“藥達病所.投之可至”。在熱力和藥力的相互作用下,使藥物有效成份在皮損局部發揮藥理作用,促進局部血運及經絡氣血的溫通,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采用坐浴的方法,使藥液透過皮膚直達病變組織,既利于藥物的吸收,又可防止創口感染、水腫,從而改善電灼術后局部癥狀,并促進創面愈合,同時有效地抑制了殘留病毒復制,從而降低了復發率。保留灌腸是利用腸黏膜直接吸收藥物而達到治療目的,用一次性輸液器連接一次性輸液管將中藥緩慢推入能減少對腸壁的機械性刺激,解除平滑肌痙攣,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藥液在腸道內保留時間,使藥液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譚毓治等㈣從生物利用度的角度證明直腸給藥優于口服。
CA患者存在細胞免疫受抑制現象.外周血T細胞亞群失衡,此為CA復發的主要原因。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及免疫調節作用,用于局部病變部位可使病變部位及其鄰近正常組織和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阻斷病毒的復制,增強NK細胞功能,達到治愈亞臨床感染及隱性感染的目的,從而降低CA復發率。
在本研究中,三法同施,相輔相成,高頻電刀電灼可去除肉眼可見的疣體,亞臨床感染和潛在的感染灶可通過局部應用干擾素抗病毒、抗增生和免疫調節作用以及中藥熏洗坐浴加保留灌腸,使病毒得以清除,有效地防止了肛門尖銳濕疣的復發,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李艷,何永恒,中藥復方預防肛管尖銳濕疣復發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年4月第50卷第10期: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