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外陰鱗癌(VSCC)組織中HPV感染情況及脆性組氨酸三聯體(FHIT)基因的雜合性缺失(LOH)、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并探討其意義。方法 選取VSCC組織24例、外陰尖銳濕疣(VCA)42例、正常外陰組織20例,用PCR法檢測上述組織中的HPV6、11、16、18、31、33亞型,用PCR一單鏈構像多態性分析(PCR-SSCP)法檢測FHIT基因D3S1300位點的LOH和MSI。結果 在正常外陰、VCA、VSCC組織中低危型HPV(HPV6/11)陽性分別為2、38、21例,高危型HPV(HPV16/18/31/33)陽性分別為0、13、10例;VCA、VSCC組織與正常外陰組織比較,P均<0.05。在正常外陰、VCA、VSCC組織中,FHIT基因D3S1300位點上LOH、MSI陽性分別為0、9、13例,VSCC與VCA、正常外陰組織比較,P均<0.05。VSCC組織中HR-HPV感染與FHIT基因D3S1300位點LOH/MSI相關(r=0.438,P<0.05)。結論 VSCC組織中存在較高的低危型、高危型HPV復合感染及FHIT基因LOH和(或)MSI;二者在VSCC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人乳頭瘤病毒;脆性組氨酸三聯體基因;雜合性缺失;微衛星不穩定性;外陰鱗癌;外陰尖銳濕疣
脆性組氨酸三聯體(FHIT)基因是一種候選抑癌基因,惡性腫瘤及其癌前病變組織中常存在FHIT基因異常,如雜合性缺失(LOH)、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等,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能有關。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與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瘤變有關,包括HPV 16、18、31、33、35、39、45、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取2004~2008年經病理確診的24例VSCC及42例外陰尖銳濕疣(VCA)患者的病變組織蠟塊,以外陰良性病變切除的正常外陰組織20例作為對照;試劑為dNTP、Taq酶;FHIT基因D3S1300位點引物核苷酸序列:F為5′-AGCTCA-CATTCTAGTCAGCCT-3′,R為5′-GCCAATrCCCCA-GATG-3′,產物片段長度為217~241 bp。HPV6、11、16、18、31、33亞型引物核苷酸序列,見表1,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成。
1.2 HPV感染與FHIT基因LOH、MSI檢測方法 用PCR法檢測HPV6、11、16、18、31、33亞型,用PCR-單鏈構像多態性分析(PCR-SSCP)法檢測FHIT基因D3S1300位點的LOH和MSI。采用標準酚-氯仿-異戊醇法抽提組織DNA,TE溶解后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組間比較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相關性分析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法。P4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正常外陰、VCA、VSCC組織中HR-HPV(HPV6/11)陽性分別為2、38、21例,HR-HPV(HPV16/18/31/33)陽性分別為為0、13、10例;VCA、VSCC組織與正常外陰組織比較,P均<0.05。HPV的PCR產物擴增電泳圖,見圖1。
在正常外陰、VCA、VSCC組織中,FHIT基因D3S1300位點上LOH、MSI陽性分別0、9、13例;VSCC與VCA、正常外陰組織比較,P均<0.05。FHIT基因D3S1300位點PCR產物擴增見圖2,PCR-SSCP電泳圖見圖3。
相關分析顯示,VSCC組織中HR-HPV感染與FHIT基因D3S1300位點LOH/MSI相關(r=0.438,P<0.05),LR-HPV與FHIT基因LOH/MSI不相關(r=0.158,P<0.05)。VCA組織中LR-HPV及HR-HPV感染與FHIT基因LOH/MSI均不相關(r分別為0.169、0.027,P均<0.05)。
3 討論
自從1996年發現FHIT基因以來,大量研究發現FHIT基因在頭頸部惡性腫瘤、肺癌、消化道惡性腫瘤、乳腺癌及宮頸癌等各類惡性腫瘤中存在廣泛異常,提示FHIT基因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惡性腫瘤及其癌前病變組織中FHIT基因的異常與HPV感染可能有關。
林云等研究發現,在VSCC中HPV16/18的感染率比正常對照組高,提示HPV感染可能在VSCC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VSCC和VCA中均存在LR-HPV和HR-HPV的復合感染,且二者比較并無統計學差異。目前,尚無證據表明HR-HPV感染與VSCC的發生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VSCC組織中FHIT基因D3S1300位點LOH、MSI陽性率為54.2%,表明FHIT基因廣泛出現異常,與其他報道一致;VCA組織中也已出現FHIT的異常(陽性率為21.4%),但較VSCC低(P<0.05)。這提示FHIT基因異常與VSCC發生可能相關,VCA可能是VSCC的前期病變,FHIT基因異常可能是VSCC癌前病變的分子標志。D3S1300位點位于FHIT基因第1編碼外顯子(E5)附近,該位點出現高頻率的LOH和(或)MSI與FHIT基因異常轉錄本中E5的缺失相吻合,提示FHIT基因缺失在VSCC中較常見。
3p14.2、3p21被認為是LOH集中發生的亞區域,而FHIT基因定位于3p14.2。有研究者認為,HPV病毒可直接整合到FHIT基因脆性位點,引起染色體基因組的不穩定,這可能是HR-HPV致癌的機制之一。Buher等研究發現,FHIT基因LOH與HPV16、31感染有顯著相關性;而有研究發現,FHIT基因突變與HPV感染無關,二者是參與宮頸癌發生的兩個獨立致病因素。本研究結果表明,在VSCC組織中FHIT基因LOH/MSI與HR-HPV感染有關,提示其感染可能是FHIT基因LOH和(或)MSI發生的因素。另外,本研究結果僅反映出FHIT基因片段的LOH和(或)MSI與VSCC的發生有關,不能證實其改變是癌前病變或早期診斷的分子標志物,還是參與VSCC進展的晚期事件,或作為判定患者預后的指標。因此,還有必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明確FHIT基因的異常在VSCC中的生物學作用以及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范余娟,蒙亞晴,外陰鱗癌組織中HPV檢測及FHIT基因雜合性缺失、微衛星不穩定性觀察[J]山東醫藥2012年第52卷第2期: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