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蟲斑鳩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為菊科斑鳩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印度山茴香(《中國植物志》)、艾特日拉力(《維吾爾語》);始載于《中國植物志》,《維吾爾藥材標準》和《維吾爾藥志》(上冊)亦有記載;新疆和田、阿克蘇及云南西部有栽培,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亦有種植;為新疆維吾爾醫用藥,用其成熟瘦果。
驅蟲斑鳩菊是維吾爾醫的常用藥材,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皮膚光敏作用、改善白癜風病灶部位皮膚微循環、調節免疫及補充微量元素等功能;尚有清除異常粘液質、驅蟲、消腫、散寒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療濕寒性胃痛、肝病、白癜風等病癥。治療白癜風有突出的療效。
驅蟲斑鳩菊果實含斑鳩菊酸、斑鳩菊苦素和斑鳩菊酯醇,無機成分含大量的K,Na,Ca,Mg,P;稀有元素Mo,Li,Cu,Sr等。從驅蟲斑鳩菊種子中共分到10個化合物。經理化數據及波譜數據分析鑒定,10個化合物分別為斑鳩菊黃烷苷—對羥苯甲酯、斑鳩菊黃烷苷、斑鳩菊大苦素、斑鳩菊醇、紫鉚查爾酮、3,4,2’,4’ ,5’-五羥基-6’-甲氧基-2-甲基查爾酮、β-香樹脂醇、胡蘿卜苷、斑鳩菊酸及豆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