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小知識——什么是產后抑郁癥?
產后抑郁癥也叫產后憂郁癥,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癥,癥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產后抑郁癥不同于產后憂郁。產后憂郁從生產兩三天后開始,媽媽們覺得很難過、想哭,她們擔心寶寶,也擔心自己,非常緊張、疲憊。產后荷爾蒙水平的巨大變動可能是產生這些癥狀的原因。產后憂郁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當其他媽媽度過了淚眼汪汪的階段,再一次充分享受當媽媽的樂趣時,患上產后抑郁癥的媽媽卻變得越來越焦慮、痛苦。也可能她在生產前就開始抑郁了,生完寶寶后還是一直抑郁。還有一些媽媽,她們在生產后幾周、甚至幾個月以后開始出現產后抑郁癥。她們開始是真的喜歡照料寶寶,可是后來卻逐漸變得越來越抑郁直到出現嚴重癥狀。
1、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最重要的是讓新媽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識到自己的母親角色,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工作。初為人母,對如何喂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確理解他們的行為和氣質,往往感到十分困難,這時應主動與產母交流,傾聽她們的想法和感受,表現出同情心,主動關心她們,鼓勵她們積極脊效地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教會她們護理孩子的一般知識和技能,消除產母自認為無能的心態,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嬰兒,與她們進行情感交流,及時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2、對抑郁的產母進行心理護理:產后抑郁癥的護理尤為重要,產后抑郁癥是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癥,一般情況不需要藥物治療,為了保障產母安全渡過產褥期,進行有效的母乳喂養,必須對抑郁的產母進行心理護理,同時也需要產母自身的調節與配合。
①主動求助:產后抑郁的女性內心會有一種無助,心理專家分析,這種無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陰影地重現。這其實是一種希望獲得他人關注的信號,所以主動尋求和接受別人的關注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②爭取良好的家庭氛圍:產后抑郁癥的護理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家庭各成員角色的獲得,有利于建立多種親情關系,家庭成員除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產母外,還要有同情心,傾聽其傾訴,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使其從心理上樹立信心,消除苦悶心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產后四個月是否進行純母乳喂養,是否堅持母乳喂養是關鍵,其中需要家人的幫助和監督,遇到問題,應一起討論有效的應對措施。
③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應加強護理工作的效率,治療,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時間要相對集中,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落實陪伴制度,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過度的困乏直接影響產母的情緒,產后是產母精神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各種精神刺激都易激惹,尤其是敏感問題,比如嬰兒的性別、產母體型的恢復,孩子將加重經濟負擔等,應盡可能的避免。
④焦點轉移:如果產后的確面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粘滯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鉆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所以要適當轉移自己的注意,象《飄》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對困境時所說“明天再想”,就是一種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
許多產婦是遇到種種生活上的煩惱而引發此癥的,而不少煩惱,都是因為體力不支、能力不夠、奶水不足、睡眠紊亂等身體上的因素所造成。經過生育,不少原本身體不佳的產婦更是落下一身毛病,導致憂郁癥的發生。加強身體鍛煉、產前必要的體能適應,這對于抵抗各種疾病、避免產后憂郁癥的發生肯定有著巨大的益處。產后抑郁癥是在產婦中很常見的疾病,產后抑郁癥給產婦及其家屬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只對產后抑郁癥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預防起來才不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因此,上述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大多產婦由于生理原因,會出現抑郁癥,應該及時進行治療與做好產后抑郁癥的護理,避免產后抑郁癥更加嚴重,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