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表明,
抑郁癥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器質性疾病,需要盡快治療并獲得臨床治愈,以避免發生不可逆的器質性損傷,并防止抑郁癥進入慢性和復發的進程。綜合醫院對抑郁癥的診治情況令人擔心,因為抑郁癥患者伴有很多軀體癥狀,妨礙了臨床醫師對抑郁癥快速正確地診斷,也使患者獲得臨床治愈更為困難。目前抑郁癥的治療目標是臨床治愈,雙遞質再攝取抑制劑
度洛西汀(欣百達)能顯著改善抑郁癥患者的情緒和軀體癥狀,可以幫助同時存在身心痛苦的抑郁癥患者獲得更好的預后,應給予重視。
抑郁癥是一種器質性疾病
參與人類情緒調節的主要大腦部位包括前額葉皮質、海馬和杏仁核等。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抑郁癥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但近年來隨著神經影像學的發展,學者們發現,抑郁癥還能導致大腦結構的改變,如重度抑郁癥患者的海馬體積與正常人相比明顯萎縮。對38例女性復發性抑郁患者的研究表明,海馬總體積和抑郁癥未治療的時間呈顯著負相關,這種器質性改變使抑郁癥表現出漸進性發展的特征。研究表明,在抑郁癥發作的前6個月,治療往往最有效,患者獲得臨床治愈的機會也最大,但隨著病程延長,治愈率逐漸下降。
以往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后就不會有新神經細胞生成,但目前數據提示,在主要的腦區(如海馬)有神經元生成,而大腦內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與新神經元的生成、生長和發育密切相關。在動物模型中,疼痛和應激降低BDNF的基因表達。抑郁癥患者的BDNF水平較健康對照者顯著降低,從而減弱神經營養支持,損害神經細胞的可塑性、神經生成和修復。
疼痛和抑郁的“共病”機制
中樞神經系統的五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在調節情緒和痛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5-HT和NE介導的主要功能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由兩者共同調節,包括抑郁的核心癥狀,如抑郁、焦慮以及疼痛。
在抑郁癥患者中,下行神經傳導通路中5-HT和NE活性降低。大腦內5-HT和NE的失調與抑郁高度相關。由于脊髓中5-HT和NE系統損害使大腦可能接受放大的疼痛信號。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軀體癥狀會成為初診抑郁患者的主訴癥狀。
研究表明,成功的抗抑郁治療可能與BDNF增加有關,抑郁癥時BDNF下調,經抗抑郁治療后BDNF上調。BDNF有神經營養作用,在動物和臨床試驗中發現,BDNF可影響情緒和痛覺的調節,5-HT 和(或) NE 被認為作用于BDNF的調節。大量研究表明,5-HT 和NE之間存在協同作用,可以增加抗抑郁藥物的療效,這就是我們需要雙通道抗抑郁藥物的一個主要原因。
綜合醫院對抑郁癥的診治形勢不容樂觀
全球范圍內,抑郁癥的診斷率非常低,形勢不容樂觀。有統計顯示,僅有34%的抑郁癥患者接受治療,其中僅35%就診于精神專科醫院,余下的65%就診于綜合醫院,這其中又僅有一半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11%)能夠得到確診,另外50%未檢出有抑郁癥。
DSM-Ⅳ-TR診斷標準
目前,臨床常用的抑郁發作DSM-Ⅳ-TR診斷標準(美國精神醫學協會發布)。在臨床實踐中,診斷抑郁癥應該注意:抑郁癥的基本障礙是心境或情感的改變;絕大多數其他癥狀繼發于情感的改變;情感障礙是其主要特征;一些患者強調軀體癥狀(如疼痛)多于精神癥狀(悲傷情緒)。
抑郁癥常伴發疼痛性軀體癥狀,使治愈更為困難。
抑郁癥的軀體癥狀 一項國際性研究顯示,1146例抑郁癥患者中,軀體癥狀是 69% 的患者自訴的唯一就診原因。另一項研究顯示,76% 抑郁癥或焦慮癥患者具有“軀體表現”(軀體主訴)。醫師對抑郁/焦慮障礙的診斷率因患者主訴而異,77%以心理癥狀為主訴的患者能被正確診斷為抑郁癥,而以軀體癥狀為主訴的患者中,僅有22%能夠被正確診斷,這提示抑郁癥的軀體癥狀常被臨床醫師忽視。
研究表明,改善軀體疼痛與更高的臨床治愈率相關。無殘留癥狀的臨床治愈患者,抑郁癥復發風險降低,伴殘留癥狀者,抑郁癥復發速度和復發比例是無癥狀緩解者的3倍。軀體癥狀是妨礙獲得臨床治愈的主要障礙之一,抑郁癥的殘留癥狀中,94%是軀體癥狀。
抑郁癥的治療目標是臨床治愈 ARTIST研究顯示,抑郁的情緒障礙和軀體癥狀對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郁藥的反應不同,伴疼痛性軀體癥狀的患者對治療的反應最差。目前抑郁癥的治療目標是臨床治愈率,而非有效率。根據新的治療目標,SSRI治療的患者僅有33%獲得臨床治愈。因此,臨床上需要療效更強的雙重抑制5-HT/NE轉運體作用的藥物,以期達到更高的臨床治愈率,并快速緩解癥狀,有效治療抑郁癥相關軀體癥狀(尤其是疼痛性軀體癥狀)。
欣百達顯著改善患者精神和軀體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
體外試驗表明,欣百達對5-HT和NE再攝取具有很好的親和性和均衡性抑制作用。欣百達是平衡高效的雙遞質再攝取抑制劑(SNRI)。“平衡”指欣百達對5-HT和NE載體有相似的親和力,所以欣百達起始劑量就能達到雙通道阻滯作用。“高效”指欣百達對5-HT和NE載體有很高的親和力,所以欣百達起始劑量就是治療劑量。
臨床研究表明,根據主要療效指標(HAM-D17總分)的改善程度判斷,治療第2周開始,欣百達即可顯著改善抑郁癥狀。同時,欣百達也顯著改善抑郁伴隨的各種軀體疼痛癥狀。欣百達60 mg/d,可提高臨床痊愈率。
結 論
在抑郁癥中,疼痛癥狀很常見,且與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密切相關,因此,疼痛應包括在“抑郁癥癥群”定義內,應該詢問所有主訴疼痛的患者是否有情緒癥狀。
抑郁癥是一種器質性疾病,激活NE和(或)5-HT通路可增加BDNF,從而發揮神經保護作用,并恢復神經可塑性和神經生成。較早選擇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非常重要,因為不恰當地治療抑郁癥可使病程進展,并導致大腦發生結構性改變,而且不能獲得臨床治愈則可能導致頻繁復發,并減弱未來治療的有效率。
伴有疼痛的抑郁患者對SSRI類藥物療效較差,可能會影響患者的預后。欣百達是平衡高效的5-HT/NE再攝取抑制劑,能快速、廣泛地解除抑郁癥的情緒和軀體癥狀(尤其是疼痛性軀體癥狀),臨床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