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由于胚胎發育期腦組織受到損傷,或分娩時及生后1個月以內的某種因素損害了未成熟的腦組織,導致運動障礙的一種器質性疾病,常伴有智力低下、
癲癇發作、語言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目前國際上強調超早期療育,重癥患兒從新生兒開始治療,包括功能訓練、藥物治療、針灸、按摩等綜合措施。但腦癱患兒常因運動障礙、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而不能配合治療,因此康復護理的重要性日益明顯[1-2]。2007年3月~2011年3月對本科85例腦癱患兒實行康復護理,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腦癱患兒85例,其中痙攣性四肢癱39例,手足徐動型腦癱17例,痙攣性雙下肢癱18例,弛緩性癱7例(以后轉為痙攣性),運動過度型4例。85例中語言障礙者66例,精神發育遲滯者18例,有1例時有癲癇(EP)小發作者;年齡最大者12歲,最小者10個月,其中,男54例,女31例。
1.2 方法
1.2.1 一般護理
病室應光線充足、溫暖、安靜,進行保護性隔離,室內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房整潔,患兒病床應加防護設備,防止墮床,認真檢查家長及探視人員有無感染性疾病,減少探視人員,各治療室應每天按時空氣消毒。
1.2.2 心理護理
腦癱患兒由于肢體殘疾及語言障礙,與外界交流困難,家長及患兒常有心理障礙,尤其是家長心情更加焦急,急于取得好的治療效果,但患兒由于智力障礙,往往表現為敵視治療,不能很好地與醫護人員配合,甚至與之表現為敵視態度,尤其是痙攣性腦癱患兒,常因抵觸情緒使肌力高張的肢體更加僵硬而無法進行治療。因此護理人員應先做好心理溝通,經常深入病房,向家長做健康宣教,同家長交流,了解患兒家長的思想狀況,勸慰家長消除急躁情緒,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患兒配合治療,以溫和的語言、熱情的態度誘導患兒接受治療,遵照示范-等待-鼓勵-示范的原則,使患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消除緊張,以便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
1.2.3 攝食訓練護理
攝食功能是發育功能的前提,腦癱患兒由于處于攝食功能發育期,常因殘存的哺乳反射及其他異常反射和運動障礙而影響了攝食功能的學習,繼而造成了語言學習障礙,因此,要對患兒進行攝食訓練。攝食訓練前首先對攝食功能進行評估,觀察吃飯時頭顱、軀干、骨盆的控制,肩胛帶的穩定性及咀嚼功能,觀察患兒入口的姿勢、體位、過程、時間以幫助其自主攝食。如動作失調型腦癱,因身體不能保持平衡而無法自主進食,對此類患兒可以使用帶雙耳的口杯進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也可以讓患兒坐在特制的餐桌連椅上,一手扶餐桌把手,一手握湯勺,將碗固定在桌子上,這樣身體能保持部分平衡,再鼓勵患兒自主攝食。護理人員不參與喂食,而以語言鼓勵患兒自主攝食,以培養其自理能力[3]。
1.2.4 語言訓練護理
腦癱患兒尤其是痙攣性及平衡障礙型,因腦發育障礙,常使舌、咽、喉部肌肉發育也障礙,而出現構音障礙,加上頸部的不隨意運動及緊張性頸反射的存在,抑制有節律的呼吸運動,可出現膈肌運動與呼吸運動的不協調,而發生心率和呼吸運動的異常,從而加重語言障礙,對這些患兒,語言訓練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護理:
1.2.4.1 呼吸調節幼小兒童進行強制性腹式呼吸發,方法為:使小兒仰臥位,用腹帶固定空胸廓下部,抑制胸式呼吸,同時讓小兒學習腹式呼吸。先用手掌輕輕擋患兒口鼻,并將雙下肢自腹部屈曲處輕輕按壓,讓小兒腹部放松,盡量呼出肺部殘余氣體,然后放開手,并將雙下肢伸直,同時讓小兒挺胸,盡量吸入新鮮空氣,如此反復進行十幾次。
1.2.4.2 發音調節隨正常人的發音次序,以最好教的音為順序,從單音音節到說話逐漸提高,原則為先發元音,如[a]、[u],然后發輔音,由雙唇音開始加[b]、[p]、[m],能發這些音后,再學習發較難的音。對發音異常者,可咀嚼口香糖,使腭關節運動,也可利用壓舌板或手指對患兒做被動訓練,口唇開合及舌運動等綜合運動才能發出音來。對小兒可從單音開始,護理人員做口型示范,讓患兒對著鏡子邊發音,邊糾正,然后練習說話、唱歌等,達到盡量使發音準確的目的。
1.2.4.3 協調運動的調節 小兒置于右側,醫護人員在患兒后頭部調節頜關節;拇指貼在頜關節,食指放在上腭和下唇之間,中指放在頜下,平按住使之不動,也可從正面做頜的調節,拇指放在頜與下唇之間,食指置于頜關節,中指牢固地頂住頜下部位[4-5]。
1.2.4.4 口腔知覺的調節 腦癱患兒除了運動之外,大多存在知覺的發育落后或過于敏感而使發音困難。因此護理人員可以使用各種各樣形狀的較硬的食物對舌和口腔進行刺激,以改善患兒口腔內的知覺。
2 結果
通過對腦癱患兒進行正確的康復護理提高了患兒康復治療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了住院病程,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為家庭和社會減輕了負擔。
3 體會
康復護理是基礎護理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對腦癱患兒進行正確的康復護理,可提高患兒治療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病程,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盡可能使患兒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家庭和社會減輕負擔,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楊亞麗,馬堃.實用小兒腦性癱瘓康復醫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
[2]李樹春.小兒腦性癱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0.
[3]李勝利.語言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
[4]徐莉,李晶,楊玉新.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95-96.
[5]李俊才.穴位藥物注射治療小兒痙攣型腦癱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