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佛大學和東英吉利大學(UEA)的新的研究披露,那些食用如漿果,茶葉,蘋果和紅葡萄酒等富含類黃酮食物的男性可顯著降低其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
近日在《神經學》雜志上發表的這些發現,為經常食用一些類黃酮化合物可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顯著效果增添了新的證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化合物可保護人們抵御包括心臟病、
高血壓、某些
癌癥及癡呆癥等范圍廣泛的疾病。
這一最新的研究是在人體中所做的第一個顯示類黃酮可防止神經元發生諸如帕金森氏病等腦病的研究。
大約有13萬名男性和女性參與了這項研究。有超過800人在為期20年的隨訪中罹患了帕金森氏病。在對其食物以及對他們在年齡和生活方式上的適應做出詳細的分析之后,結果顯示那些食用類黃酮最多的男性參與者比那些食用類黃酮最少的人發生該疾病的可能性減少了40%。在女性中,沒有發現類似的與類黃酮總體攝取量有關的聯系。
該研究是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Xiang Gao博士主導并與東英吉利大學(UEA)諾維奇醫學院營養學系的Aedin Cassidy教授合作進行的。
Aedin Cassidy教授說:“這些激動人心的發現進一步確認,經常性地食用類黃酮有潛在的健康裨益。”
“這是在人體中第一次觀察食物中類黃酮的范圍與發生帕金森氏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我們的發現提示,一種叫做花色苷的類黃酮亞類可能具有神經元的保護性效應。”
Gao教授說:“有趣的是,在匯總分析中,花色苷和漿果類——漿果類富含花色苷——似乎與較低的帕金森氏病風險有關。與那些不吃漿果者相比,那些每周進食一或多份漿果的參與者發生帕金森氏病的可能性大約會減少25%。鑒于漿果其它的健康功效,如我們在先前研究中所報道的漿果有可降低高血壓風險的功效,在食物中經常性地添加這些水果是有好處的。”
類黃酮是在許多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和飲料中發現的一組自然發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這一研究中,主要的保護性效應來自較多地攝取存在于包括茄子,黑醋栗和黑莓等漿果和其它水果與蔬菜中的花色苷。那些食用最多花色苷的人,其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可降低24%,而在美國的食物中,草莓和藍莓是花色苷的最大的2個來源。
這些發現現在必須由其它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試驗來證實。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系統疾病,500個人中有1人會罹患該疾病,這相當于在英國有12.7萬人罹患此病。很少有對該病有效的藥物治療。
支持和研究機構,帕金森氏病英國的負責人Kieran Breen博士說:“這一研究就飲食會如何影響我們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等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我們歡迎任何可能導向疾病預防的新的研究。”
“盡管這些新的結果看來非常有趣,但在我們真的知道食物對帕金森氏病患者有多重要之前,人們還要解答許多問題并要做更多的研究。”(作 者:X. Gao, MD, PhD, A. Cassidy, PhD, M.A. Schwarzschild, MD, PhD, E.B. Rimm, ScD and A. Ascherio, MD, DrPH 期刊:《神經學》發布時間:2012-4-9 13: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