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有這種疾病,全球有超過400萬患者。
根據發病原因,可把震顫麻痹癥狀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原發性震顫麻痹,即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或者發病原因可能跟遺傳有關系,我們將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
帕金森病。另一類叫做繼發性震顫麻痹,即因某種腦炎、中毒、
腦血管病、顱腦損傷、腦
腫瘤,等引起,我們又把它叫做
帕金森氏綜合征或帕金森綜合征、震顫麻痹綜合征。
今天我們重點來講一講帕金森氏綜合征的癥狀:
1、運動障礙。可以概括為:運動不能: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運動減少: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運動徐緩:隨意運動執行緩慢。
2、震顫。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下頜、口唇和頭部。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
3、強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頸部、面部的肌肉發硬,肢體活動時有費力、沉重和無力感,可出現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動作減少,造成“面具臉”,身體向前彎曲,走路、轉頸和轉身動作特別緩慢、困難。
4、隨著病情的發展,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動都出現困難。另外,有的患者還可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油脂臉、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也可出現憂郁和癡呆的癥狀。
帕金森氏病患者往往會將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癥狀混同為身體機能的正常衰老,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盡早的正確診斷,是治療帕金森氏病的關鍵。
金思平是首個國產抗帕金森病用藥。早期單獨應用能提供保護性治療,延緩帕金森病進展,推遲左旋多巴使用時間;中期聯合左旋多巴使用,能改善主要癥狀,增強左旋多巴療效并降低其用量,減輕左旋多巴對神經細胞的毒性;晚期加入金思平(
鹽酸司來吉蘭片)治療,能明顯延長“開期”,減少“關期”,減少異動癥發生,改善非運動癥狀。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帕金森氏病患者堅持鍛煉
和日常活動。人體在不活動的狀態下,肌肉強直將會使肌肉和肌腱縮短。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保持身體活動。多散步,每天要有一定量的運動,如拉劃船器、玩球,以運動自己的雙手或雙臂。踩腳踏運動器,做伸背活動,每天練習,以拉直彎曲的脊柱及放松雙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