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肽生通用名:
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其研究和應用是當今生物界一熱門課題。現已證實NGF是參與損傷神經再生和功能修復的重要因素,是兼有神經營養因子與促神經突起生長因子雙重作用的蛋白質。大量實驗資料表明,NGF用于臨床有廣闊的前景。為進一步探討NGF對周圍
神經損傷的影響,本文觀察了NGF對化學性及機械性外周神經損傷的影響,并用新生大鼠背根神經節體外無血清培養方法,觀察NGF對感覺神經元的神經營養作用。
材料和方法 :藥品與試劑 NGF由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和浙江永寧制藥廠共同提供,是采用Mobley法從小鼠頜下腺分離純化得到的2.5s NGF,其分子量為14000,以生理鹽水溶解;6-羥多巴胺(6-OHDA)為Sig ma產品,以0.1%維生素C溶液溶解、臨用現配;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辣根過氧化物酶(HRP),3,3''-二氨基聯苯胺鹽酸鹽(DAB)、多聚左旋賴氨酸均為Sigma產品;DMEM培養基為Gibco產品。
結果 :NGF是神經系統維持正常發育和功能的必要因素,周圍神經和靶組織中NGF的含量與該神經(交感神經和感覺神經)支配靶組織的密度相一致。周圍神經損傷時,其神經元將發生一系列的病理改變,包括死亡[7]。小鼠頜下腺的交感神經支配非常發達,為觀察外源性NGF對其效應神經元損傷時具有的保護效應,尤其是損傷后短期集中給予NGF的影響。本文采用ip6-OHDA10mg.kg-1特異地損毀成年昆明雌性小鼠交感神經末稍,造成化學性去交感。用高效液相色譜電化學檢測器測定小鼠頜小腺NE的含量。結果顯示,損傷后頜下腺NE含量顯著下降,外源性NGF顯著提高交感遞質NE在頜下腺的殘留水平,但在實驗中發現,NGF不能增加正常小鼠頜下腺NE水平,對劑量6-OHDA(15mg.kg-1)所引起的嚴重損傷,NGF提高NE殘留率不明顯,這表明在6-OHDA劑量小,交感神經末梢損傷輕時,外源性NGF的神經保護作用更明顯。這可能是NGF阻止了靶區內部分尚完好的神經纖維遭受繼發性損傷,進一步又促進這些纖維側芽的生成。
研究證實NGF對周圍神經再生有密切關系,并起著重要作用。在周圍神經切斷處局部給予外源性NGF,經4-6h,可逆行運輸到背根經濟節胞體,通過影響背根神經節細胞的新陳代謝,并將這一影響轉換成別的信息傳到脊髓聯絡神經元,引起脊髓神經生理和功能上的變化。成年鼠坐骨神經切斷處局部給予外源性蘇肽生,可防止同側背根神經節細胞的死亡。本實驗結果表明,在損傷側局部給予外源性蘇肽生,能顯著增加同側頸7、胸1背根神經節HRP標記的細胞數,表現出促神經修復的作用,而對側受損的神經無影響。有資料提示,經全身途徑給予蘇肽生,沒有顯示出蘇肽生的促神經再生作用,故實驗采用周圍神經損傷處局部給予蘇肽生,能為神經修復早期提供信息。
有關蘇肽生的作用機制目前認為,蘇肽生效應都是由其受體介導的。蘇肽生先與效應細胞的膜受體結合,此復合體再沿軸漿轉運經軸突至胞核,于是引起一系列反應,但是完全闡明蘇肽生保護效應神經元和促進神經再生的機理仍有困難。實驗研究表明蘇肽生作為藥物用于治療神經損傷,促進功能修復充滿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