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盡管帕金森病的發生與老化和環境毒素有關,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于同一環境的人都會出現帕金森病。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家族性發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后發病。其運動癥狀表現為靜止時肢體不自主地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根據一項針對帕金森病(PD)危險因素的最大規模、最全面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結果,在適合初級保健機構篩查的危險因素中,家庭成員患有PD居于首位(Ann. Neurol. 2012 July 10 [doi: 10.1002/ana.23687])。
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研究所的Alastair J. Noyce博士及其同事檢索了1966~2011年3月間以英文發表的相關文章,將其中的173項研究納入Meta分析,包括了數十萬例患者的隊列研究和數萬例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19種危險因素與PD發病風險變化(提高或降低)存在顯著關聯,而另外11種因素未見顯著相關。對26項病例對照研究資料的Meta分析顯示,如果有1名一級親屬患有PD,其自身罹患PD的幾率增高3倍;來自19項病例對照研究資料顯示,有任何親屬患有PD者的患病幾率增加4.5倍。除PD家族史外,其他與發病風險高度相關的因素包括震顫家族史(風險提高2.7倍)、便秘(增高2.3倍)、心境障礙(增高86%)、殺蟲劑暴露(增高78%)和頭部損傷(增高58%)。作者指出,便秘和心境障礙均被認為是PD的早期癥狀,可能與PD對腦干的早期影響有關。
其余8項因素與PD發病風險降低呈顯著性關聯,其中吸煙位居首位。根據26項病例對照研究和7項隊列研究資料,與從未吸煙者相比,目前吸煙者PD發病幾率下降56%,曾經吸煙者下降36%,過去吸煙者下降22%。其他保護因素包括飲用咖啡(下降33%)、
高血壓(下降26%)、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下降17%)、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下降10%)和飲酒(下降10%)。
未發現PD發病幾率與口服
避孕藥、手術絕經、激素替代治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他汀類或
糖尿病史等其他潛在危險因素或預防藥物存在顯著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