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因多發性硬化癥會侵犯神經纖維的髓鞘、故臨床癥狀端看受損神經纖維為何而決定。一般而言運動、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若腦干及小腦系統的神經纖維受損、復視、吞咽困難、步履不穩、暈眩的癥狀亦可能發生。至今、多發性硬化癥的原因仍然不明。推測會有一些引起發作的誘發因子。其中以病毒感染最為熟知;亦有些報告顯示和細菌有關。
多發性硬化癥病患、生命長度比起一般人只有輕微影響。多數死因仍是嚴重疾病後衍生的并發癥、如敗血癥、吸入性肺炎、褥瘡等。只有少數病患因腦干生命中樞發炎導致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影響而死亡。有些病患因心情低落而自殺隕命。在發病15年後、病患多需要輔具等裝置、30%病患需以輪椅代步。
據一篇由《神經病學文獻》(一份JAMA網絡出版物)在網上發表的報告稱:在一項為期2年、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中,通過核磁共振(MRI)檢查,藥物芬戈莫德能夠降低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的炎性病變發生并抑制腦容量下降。
芬戈莫德是第一個稱為鞘氨醇-1-磷酸(S1P)受體調節劑的新型藥物,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最近被批準每日一次0.5毫克用于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MS),即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衰弱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癥的炎癥病灶可通過MRI檢查看到,表現為gd標記增強 T1-weighted影像,新病灶或擴大病變為T2影像。
這項研究由瑞士巴塞爾大學醫院醫學影像分析中心的Ernst-Wilhelm Radue醫師和其同事進行,此研究為全球性、多中心的評價每日口服芬戈莫德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的影響(復發性)的研究臨床試驗FTY720的一部分,包括了1272名患者。患者每日服用一次芬戈莫德膠囊0.5毫克或1.25毫克或安慰劑。
作者評論到“芬戈莫德抗炎作用,以gd標記增強和新病灶的T2影像為觀察指標,最早在開始治療后6個月作用明顯,并持續了兩年多。在這2年的研究中,接受芬戈莫德治療的大約一半患者無任何新的炎性病變,對照的安慰劑組只有21%的患者無病變。”
芬戈莫德,0.5毫克(批準劑量),根據研究結果,與安慰劑比較“顯著減少”腦容量下降。腦萎縮是公認的監測MS疾病進展的一個有用方法。研究結論是“這些結果,在加上顯著降低復發率和殘疾進展的報告,明確表明該藥對長期疾病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多發性硬化的治療不能阻止其發展進程,但積極治療能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目前用于多發性硬化治療的藥物有
利比、
珍寶丸、
益髓顆粒,用藥詳情可撥打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