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Lauren A. Beslow博士等研究了自發性顱內出血(ICH)患兒痙攣和癲癇的發病率和危險因素。
結果顯示,預計ICH后1年后和兩年后有癥狀的痙攣發病率分別為18%和33%,2年時癲癇發病率為13%。另外,顱內壓升高是痙攣和癲癇的危險因素。
Beslow博士指出,該研究結果有助于醫生向罹患痙攣和癲癇的自發性ICH患兒的家屬提供建議。
詳情見近期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病學》(JAMA Neurol, 2013; 70: 448-454)。
延伸閱讀:顱內壓升高
凡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顱內容積增加,側臥位腰椎穿刺所測得的腦脊液壓力超過2 kPa,即為顱內壓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若出現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及視乳頭水腫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時,稱為顱內壓增高綜合征(hypertensive intracranial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