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病因主要有:神經源性肌萎縮、肌源性肌萎縮 、廢用性肌萎縮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縮 。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肌萎縮患者由于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并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肌肉萎縮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肌肉萎縮的初期起病時,緩慢進行性面肌萎縮伴閉眼不緊、鼓腮或吹口哨不能,肱部肌肉萎縮、上肢舉手時肩胛骨呈翼樣突起,無感覺異常,表現為局限性一側顳肌、嚼肌萎縮,張口時下頜偏向病側,可同時伴有面部感覺及角膜反射減退或消失。也有一些青少年的早期患者表現為舌肌萎縮與吞咽困難、構音困難伴存。緩慢起病的雙側舌肌萎縮,伴有肌束顫動、突然發生的舌肌萎縮,不伴有肌束顫動,表現為額或面頰局部的斑塊性萎縮,皮膚色素較深,掐之皮下組織緊張,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 。一側胸大肌萎縮,不伴有其他肌肉和神經系統癥狀。一側三角肌萎縮,肩關節外展不能或力弱,不伴有其他肌肉萎縮而腋下有壓痛雙側肩胛帶肌萎縮,有急性病史,無感覺異常及局部壓痛。雙側肩胛帶肌萎縮,伴兩側上肢及(或)胸壁感覺分離 。
對于肌肉萎縮應注意年齡、發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是逐漸進展,還是迅速發展。有無感覺障礙、尿便障礙,萎縮是局限性還是全身性。肌力如何,肌肉無力與肌肉萎縮的關系,有無肌肉跳動和疼痛,活動后是加重還是減輕。既往史應注意有無伴發全身性疾病如惡性
腫瘤、結締組織疾病。消耗性疾病、
糖尿病、尿毒癥、外傷、飲酒、椎間盤脫出、脊髓炎、視神經炎,藥物應用史及中毒史等。有無特殊的遺傳性家族病史等。注意感染史和預防接種史。
為了預防肌肉萎縮,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勞逸結合,合理安排膳食,嚴防
感冒、腸胃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