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僅能完全緩解,尚無根治的辦法。如何鞏固療效,盡量減少復發,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我調養,避免使病情復發和加重的因素。
1、調節情緒,樹立信心
類風濕關節炎(RA)病程長,病情反復性大,患者情緒很容易產生較大的波動,如疾病急性發作或病情加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就很容易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的病人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求愈心切,心情急躁,甚則病急亂投醫,今天這里看看,明天那里看看,或盲目相信廣告藥,或濫用激素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治療的效果,中國有句古話“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說的就是情緒對人體的影響,因此,要想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復發,就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正規的治療,并對預后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期望值。
2、合理膳食,注意取舍
類風濕關節炎(RA)長期慢性消耗,常有低熱、多汗、貧血、肌肉萎縮等癥狀以及疾病后期全身骨質疏松等,故應增加優質蛋白和高維生素食物以及鈣劑的攝入。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如咖啡、濃茶、羊肉、狗肉、公雞、柑橘類水果等溫熱食品及油煎、油炸食品等可能會加重癥狀,應少吃或不吃,有些患者對某一種或幾種食物敏感,食后即復發,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一旦發現則堅決不予再次食用。
3、防寒防濕,預防感冒
類風濕關節炎(RA)有“氣象關節”之稱,大多數病人對氣候變化敏感,陰天、下雨、寒冷、潮濕,尤其是凍瘡時關節腫痛均加重,往往使平時治療處于穩定期的患者前功盡棄,因此,要重視氣候季節對疾病的影響。尤其是夏天暑熱當令,不要貪涼露宿,暴飲冷飲,春秋冬季則應防寒保暖,尤以關節局部的保暖更加重要,平日不可趁熱身汗出便入水洗浴,衣物鞋襪打濕后應及時更換洗凈,洗刷勞動亦以溫水為宜,盡量不用冷水。居住房間應通風、向陽、干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上用品宜輕柔保暖。經常洗曬。盡量減少潮濕寒冷因素對疾病的不良影響。病久體虛,低熱多汗,很容易感冒并發細菌感染加重病情,所以應防寒保暖,及時更換濕的衣服,避免感冒。一旦感冒或出現感染應積極針對治療。
4、動靜結合。以動防殘
適當的休息和合理的功能鍛煉對本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病人應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時間,生活起居有規律,以早睡晚起為宜,一般晚上10點至10點半時即應休息,早上待太陽出來后起床較好,在急性期或關節疼痛腫脹嚴重,關節腔有積液者,應絕對臥床休息,臥床以1—3周為宜,其間應保持關節處于功能位置,一俟病情緩解,即可做一些床上的功能鍛煉,如關節屈伸運動,按摩腫痛的關節等,待急性癥狀或全身癥狀,關節腔炎癥消失,關節疼痛減輕時即可下床活動,活動量應由小到大,活動時間逐漸增加,循序漸進,適當的功能鍛煉可保持或改變病變關節的功能和活動范圍,防止關節僵硬、變形和肌肉萎縮,即所謂“以動防殘”,亦可使病人精神振奮,增強體質,堅定信念,促進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