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
腰椎間盤突出癥分為急性期、緩解期、恢復期三個階段,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腰椎間盤突出癥不同時期 保健也要講究。
急性期保健:臥床是急性發作期保健的主要內容,但長期臥床給人體代謝帶來一定影響,使機體免疫功能與體質下降。居室要經常開窗換氣,注意飲食調整,多吃蔬菜水果,保證體內維生素攝入充足,多飲用開水,保持大小便通暢,在體力所及的情況下,可在仰臥位進行展臂擴胸等活動,以增強血液循環與心肌功能,保持正常的身體素質,并時常注意體溫、血壓及身體各方面的變化,避免由于臥床引發其他疾病。
緩解期保健:最好佩戴腰圍進行保護,防止由于腰部的自然活動對治療后的椎間盤產生影響。并注意避免腰部活動,也不要有意識的活動腰部試其疼痛情況。
恢復期保健:此期應避免腰部過度或劇烈運動與搬運重物。由于肌力不足,不能適應較強的肌肉牽拉鍛煉,可進行適應性腰腿自然活動鍛煉。隨著組織的恢復,肌力的加強,關節的穩定,可逐漸進行較強的腰腿運動功能與肌力訓練。
小知識: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椎間盤老化以后,彈性降低,在某種因素下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被擠壓出來,壓迫刺激周圍神經根血管,而出現痛麻等癥,發病時腰部呈撕裂樣劇痛,曲膝臥床休息后疼痛減輕,活動或咳嗽,噴嚏,均可是疼痛加劇,并沿坐骨神經走行路線向腿部放射,明顯受限病程較長的患者,下肢有放射痛合并麻木。患者中有85%病例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雖然沒有突然的外力致傷原因,也往往是由于日常的站、坐、臥、行等活動不科學,使腰部處于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狀態而造成的,在鍛煉方面亦是如此。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同,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兩個方式鍛煉。
常見的幾種鍛煉方式包括:
【飛燕】俯臥位,雙手后伸,上半身和雙腿向后抬起,堅持3-5分鐘后還原動作,每次重復15次;
【后伸】分腿自然站立,雙手叉腰,身體向后仰,用力并堅持3-5分鐘后還原動作,每次重復15次;
【挺腹】平臥屈膝雙肘雙足跟作支撐點挺腹,3-5分鐘后還原動作,每次重復15次;
【倒走】兩腿交替向后邁步,每次20-30分鐘,早晚各一次,循序漸進;
【環繞】兩腿略分開站立,兩手叉在后腰部,以腰為軸心繞圈轉動身體;
【游泳】自由泳和仰泳可能更為適合腰痛患者,但應控制運動量和水溫。
溫馨提示:對于初發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經鍛煉或正規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仍無效者,應采取更為科學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