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中老年人是常見病,骨折則是骨質疏松常見后果,許多老人上個廁所,爬個樓梯都會發生骨折現象,許多老人及兒女都困擾不已。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密度降低和骨結構退化,導致骨脆性和骨折增加的骨代謝性疾病,并且隨著年齡增長,患病風險也隨著增加。但令人欣慰的是骨質疏松性及骨折是可防、可治的,除了采取規范的防治措施及治療方法之外,也可通過骨質疏松的飲食進行輔助調理。
首先要了解一下有哪些因素導致骨質疏松,一是營養方面,鈣量攝入過少,蛋白質攝入量少,維生素D缺乏,磷攝入量過多; 二是廢用性萎縮,年紀大后體力活動太少,不愿活動,發生骨折或臥床休息所致; 三是內分泌方面,性激素缺乏,副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因此, 老人骨質疏松的飲食中應增加鈣的攝入量。 鈣是骨質的重要成分,約占骨質的26%。
按我國標準,每個成年人每天攝入600mg鈣,即可滿足機體需要。但是,我國目前平均每天的鈣攝入量僅為400~500mg,而且,鈣質量也較差,大多來自植物性食品,如稻谷、蔬菜等。而中老年人,尤其是骨質疏松癥的病人,對鈣的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缺鈣。除增加鈣的攝入量外,同時應注意改善食物鈣質量。奶類、豆類、骨粉等均為優質鈣食品,它們不僅含鈣豐富,且還含大量乳糖、維生素C和D等有助于鈣吸收利用的營養素,因而應盡量選吃這類食品。
老人骨質疏松的飲食要多吃奶制品、豆制品;還要食用蝦仁、魚、蝦皮等物。對于家鴿、麻雀、雀卵、紫河車粉(胎盤粉)等亦可食用;還有冬蟲夏草、雄蠶蛾等配合使用,能補充部分激素,間接起到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補錳對預防骨質疏松亦有效。
老人骨質疏松的飲食除了日常飲食之外,還應注意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同時,還應多曬太陽,以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以利于鈣的吸收。有深綠色葉子的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鈣質,菠菜除外,因為菠菜所含的草酸將鈣凝固,使進入體內的鈣減少。
綜上所述內容是老人骨質疏松的飲食介紹,骨質丟失過程是不知不覺中悄悄進行,骨質疏松也無聲無息地發生,百濟藥師提醒大家發現骨質疏松癥不能靠感覺,只有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查才能早期診斷。當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已為時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