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藥巨頭禮來(Eli Lilly)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2016年歐洲風濕病學年會(EULAR2016)上公布了
類風濕性
關節炎(RA)口服新藥baricitinib一項關鍵性長期擴展III期臨床研究(RA-BEYOND)的積極數據。研究結果顯示,在對常規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無響應的RA患者中,baricitinib顯著降低了放射學關節損傷進展,療效顯著優于安慰劑。
RA-BEYOND研究中,已完成關鍵性24周RA-BUILD研究的患者繼續接受與RA-BUILD研究末相同劑量的baricitinib(2mg或4mg)治療。在RA-BUILD研究末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在RA-BEYOND研究中轉向4mg baricitinib治療。經過24周的治療,baricitinib在預防進行性放射學結構性關節損傷方面顯著優于安慰劑。這些治療收益在整個48周均得以維持。其中,4mg劑量baricitinib在抑制進行性關節損傷方面表現出最強的效果。
研究中,結構性關節損傷采用van der Heijde改良的Sharp評分來評估,該評價措施對患者四肢X光片中骨侵蝕和縮小的關節間隙進行了量化。考慮到治療的變化或缺失的評分,研究中采用了2種不同的統計學方法:線性外推(LE)和末次觀測值結轉(LOCF) 。采用LE的分析結果顯示,2種劑量baricitinib治療組在24周和48周與安慰劑組相比在關節損傷進展速率方面表現出統計學意義的顯著降低。采用LOCF的分析結果顯示,僅4mg劑量baricitinib在24周和48周在關節損傷進展速率方面表現出統計學意義的顯著降低。
研究中,治療出現的不良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在baricitinib治療組
和安慰劑組相似。因不良事件導致的停藥或中斷治療在baricitinib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相似。
禮來表示,該項長期擴展研究的結果表明,baricitinib在預防關節損傷方面具有持續的療效,如果獲批,該藥將為需要更好治療選擇的患者群體帶來新的希望。
baricitinib是一種選擇性的JAK1和JAK2抑制劑,每天一次口服給藥。目前已知存在4種JAK酶:JAK1、JAK2、JAK3和TYK2。JAK-依賴性細胞因子參與多種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過程,提示JAK抑制劑或可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炎癥性疾病。在激酶檢測試驗中,baricitinib針對JAK1和JAK2表現出的抑制強度要比JAK3高出100倍。
今年1月,禮來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baricitinib的新藥申請(NDA),尋求批準用于中度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治療。(來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