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寒冷,這么冷的天,很多人都喜歡一伙人圍一塊吃火鍋,既暖和,又交流了感情。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火鍋由于長期熬煮,湯中含有較多的嘌呤類物質,容易使痛風復發。冬天,痛風的飲食注意勿貪食火鍋,避免痛風趁虛而入。
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致,常常會在夜間突然感覺拇指及蹠趾等關節劇烈疼痛,顯著紅腫,發熱及動作受限。多次反復發作,可使關節畸形、僵硬。常常可累計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
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最終導致腎衰竭,而危及生命。
急性痛風性
關節炎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輕度外傷,暴食高嘌呤食物或過度飲酒,手術,疲勞,情緒緊張,內科急癥(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最早見于西方發達國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的痛風發病率也逐漸增多。其實,痛風本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5世紀國外就有關于此病的描述,直至17世紀,科學家才從顯微鏡中發現痛風結節內有一種結晶。以后又從痛風病人的血液、皮下組織和關節軟骨沉積物中查出尿酸鹽。尿酸是由人體中的嘌呤堿經氧化代謝而生成的產物,嘌呤主要來自我們的食物,特別是動物的內臟、骨髓及魚、蝦、蟹、雞、鴨、高核酸保健品、酒水中(特別啤酒)含量高。生活水平提高了,進食高嘌呤食物的機會自然增多了,患痛風的人數也就不斷增加。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預防痛風的發生,首先要勞逸結合,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不要過分的靜臥和靜坐;其次飲食要均衡,不可貪食和暴飲,對富含嘌呤的海鮮、動物內臟、酒(特別是啤酒)、肉湯等,一定要控制好進食量;第三進補要合理,對富含高核酸的保健品也不可多食,因為核酸的最后分解產物是尿酸;最后是多飲水,每天喝2000-3000毫升,可增加尿酸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