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早期癥狀主要有乏力、易疲倦、體力減退。少數早期肝硬化病人可出現臉部色素沉著。由于肝硬化早期癥狀不明顯,常易與原有慢性肝病相混淆或不引起病人的重視,所以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復查,不可掉以輕心。
1.飲食方面應提供足夠的營養,食物要多樣化,供給含氨基酸的高價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低脂肪、少渣飲食,要防止粗糙多纖維食物損傷食道靜脈,引起大出血。
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極差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以免發生肝昏迷。出現腹水者應進低鹽或無鹽飲食。
3.每日測量腹圍和測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鑒別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4.注意出血、紫癜、發熱、精神神經癥狀的改變,并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
5.補硒養肝 ,補硒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平,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麥芽粉、五味子喂成分的養肝片,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調節免疫,對養肝、護肝有良好作用。
鑒別診斷的注意事項
(一)診斷要點
失代償期的肝硬化診斷不難,但早期診斷是困難的。病理學確定為肝硬化的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或僅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消化道癥狀,因此單純依靠臨床癥狀難以作出早期診斷。下列幾點可能有助于早期診斷:
1、對于病毒性肝炎、長期營養缺乏,長期飲酒、慢性腸道感染等患者,必須嚴密隨訪觀察,以期早期診斷。
2、對于原因不明的肝腫大,特別是肝質地堅實、表面不光滑者,必須采用各種方法包括超聲波、腹腔鏡、肝活組織檢查等來確定其性質。肝脾均大者,則肝硬化的可能性更大。
(二)鑒別診斷時須考慮的事項
1、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腫大,如慢性肝炎、原發性肝癌和肝脂肪浸潤等。
2、其他原因所致的脾腫大,特別是所謂特發性門靜脈高壓(斑替氏綜合征),其病理為肝內竇前性門脈纖維化與壓力增高,臨床表現為脾腫大、貧血、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復出血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晚期血吸蟲病也有竇前性肝內門靜脈阻塞和高壓、脾功能亢進和腹水等表現,應注意鑒別。
3、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消化性潰瘍、胃炎等。
4、與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水癥,特別是縮窄性心包炎、結核性腹膜炎、腹膜癌腫及卵巢癌。卵巢癌中特別是假粘液性囊腺癌,常以慢性腹水為主要表現,腹水也為漏出液性質,有時可造成鑒別診斷上的困難,腹腔鏡檢查對診斷很有幫助。
5、與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經精神癥狀如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所引起的昏迷,須與肝性腦病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