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屬于中醫“郁證”“脅痛”“積聚”“黃疸”等范疇,屬常見病、高發病,由于至今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成為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困擾人們,理的疾病。筆者自2003 2008年采用
肝蘇顆粒合逍遙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病例選擇:所選病例均為本院門診病人,其中治療組男性52例,女性28例,對照組男性49例,女性31例,治療組20—30歲3O例,31~40歲45例,41—60歲5例,平均年齡(40.2±4.6)歲,平均病程(6.2±4.6)年。對照組20 30歲28例,31 40歲43例,41~ 6O歲9例,平均年齡(41.2±4.3)歲,平均病程(6.5±3.6)年,兩組在肝功能及HBV—DNA定量,年齡和性別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所選病例均參照2000年9月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
肝病學分會所定的《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Ⅲ: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持續1周以上的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納差乏力,脅痛或上腹部飽脹;轉氨酶異常升高,HBV標志物陽性;其中治療組
大三陽43例,
小三陽37例,對照組大三陽45例,小三陽35例,治療組AI 120~300U/L 35例300—400U/L 25例,>400U/L 20例;對照組AIJrr 120 300U/L38例,300~400U/L 22例,>400U/L 20例。
治療方法:兩組均予以甘草酸二胺150mg,維生素C 2.0g,維生素0.2g靜滴15d,同時對照組服用葡醛內酯0.2g,Tid,聯苯雙酯1O丸,Tid,治療組服用肝蘇顆粒(四川古藺肝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1020709)3g,Tid,逍遙丸(廣州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4020869)8g,Tid,1個月為一療程,連服3個月,每月復查肝功能ALT,AST,TBIL)等,HBV—DNA定量。
肝蘇顆粒合逍遙丸療效判定
臨床痊愈:自覺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病毒復制水平明顯降低;有效:主要癥狀消失,肝功能檢查正常或輕度異常,病毒復制水平有所降低;無效:癥狀無緩解,肝功能檢查無改變。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3.0軟件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的不斷復制,導致機體免疫系統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及肝細胞損傷,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青壯年發病率高,據統計約15%~25%的患者死于
肝硬化或肝細胞癌,嚴重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治療也相當棘手。中醫認為慢性乙肝病因在于正氣不足,外感邪毒、濕熱、內傷七情,病機在于濕熱蘊結,肝膽郁滯、脾胃功能失調,肝郁氣滯是本病的關鍵。在臨床治療和研究中發現,慢性乙肝脾虛肝郁型在臨床中患者出現心動過緩,心律不齊或血壓下降,應及時報告醫師調整用量。
肝蘇顆粒是由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扯根菜(又名趕黃草)提起有效成分精致而成。具肝蘇顆粒有清熱利濕、活血解毒、平肝健脾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肝蘇顆粒具有降酶、保肝、退黃、促進肝功能恢復的作用以及較強的抗肝炎病毒的生理活性 ,且對阻斷及逆轉肝纖維化進程有一定療效 。
肝蘇顆粒功能與主治:降酶,保肝,退黃,健脾。肝蘇顆粒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乙型肝炎,也可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經臨床應用表明:肝蘇顆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可促進患者肝功能改善,增強抗HBV作用。實驗表明,不良的精神因素在乙肝的慢性化中起重要作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與HBV感染的慢性化,重癥化,甚至惡性化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逍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疏肝健脾的代表方,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逍遙丸具有降低血清轉氨酶及清除氧自由基,抗焦慮及抗抑郁的作用,其調節中樞單胺類神經遞質有關,其對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系統具有調整作用;兩方合用,對改善胸脅脹滿、脘痞腹脹、納差、乏力等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癥狀,恢復肝功能,降低病毒滴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服用方便,價格合理,無不良反應。
在本病的治療過程中,正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也必不可少,正確的認識了解疾病,對消除患者的心身癥狀和負面情緒能取到積極作用。
(本文節選自《肝蘇顆粒合逍遙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