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臟占身體的比重比成人相對較大,血供豐富,肝細胞再生能力強,但免疫系統不成熟,對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產生免疫耐受。因此,嬰幼兒感染乙肝、丙肝后容易成為慢性攜帶者。據報道,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嬰兒有約40%~70%可成為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3歲以前水平傳播而成帶毒者的則占20%~30%。這些乙肝病毒攜帶者,感染丁肝病毒的機會較多,感染后會使肝病加重,并促使其向肝硬變、肝癌轉化。
臨床上嬰兒急性肝炎以黃疸型為主,持續時間較短,消化道癥狀明顯,起病以發熱、腹痛者多見。6月齡以內的肝炎患兒發生重型肝炎較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高熱、重度黃疸、肝臟縮小、出血、抽搐、肝臭是嚴重肝功障礙的早期特征,病期12天左右發生昏迷,昏迷后 4天左右死亡。年長兒童以輕型、無黃疸型或亞黃疸型居多,起病隱匿,常在入托查體時發現。
(1)年齡在1~3月齡者占90%。
(2)生理性黃疸消退不久而馬上出現(1月齡內)黃疸者占45.2%。
(3)隱匿起病者占61.9%。
(4)男嬰多見。
(5)血清膽紅素85.5~171μmol/L者占61.9%,以直接膽紅素為主,消退緩慢。
(6)轉氨酶高,以低酶多見;小于83.35umol/L(500單位)者占78.5%,下降亦緩慢。
(7)并發癥多,伴肺炎者占66.6%。
(8)及時治療者預后較好。
小兒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陽性率高峰在5~9歲,而抗體陽性率的高峰在10~15歲;血清中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陽性率高于成人,肝臟中表面抗原的表達與成人相近,而e抗原的表達明顯低于成人。另外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兒有肝外系統表現,特別是腎損害,皮膚常見痘疹樣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