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敬: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中醫博士。中國中西醫結合肝病術委會委員。劉博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診治各類肝病,尤其對病毒性肝炎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顯著療效。根據中醫理論和現代醫學研究成果,他倡導并積極使用中西醫結合多聯療法治療病毒性肝炎,取得重要進展。現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中醫內科學會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后撰寫和參與編寫肝炎防治專著4部,在國家級學術刊物發表專業論文60余篇。
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后,病情逐漸加重,可以表現為病毒攜帶者、慢性肝炎、肝纖維化、
肝硬化甚至
肝癌等幾個不同階段。病情不斷加重的元兇就是乙肝病毒,因此消滅乙肝病毒是治療乙肝的關鍵,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尚無短期內迅速消滅乙肝的藥物,現在的乙肝抗病毒雖然行之有效,但是需要常服不懈,即便是短期療效甚好,也不能中止治療。接受抗病毒治療后停藥的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復發。因此,了解乙肝的發展過程可以幫助乙肝患者更好的接受并堅持抗病毒治療,減少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乙肝“三級跳”,慢乙肝、肝硬化、肝癌
肝炎病毒進入體內,如果沒有引起肝臟炎癥,轉氨酶是正常的,但病毒也沒有被清除,長期在體內持續6個月以上,被稱為
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乙肝病毒導致了肝臟炎癥的發生,肝功能持續或反復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那就是乙型肝炎了。
慢性乙肝患者由于肝臟長期發炎,肝細胞不斷壞死,刺激了肝臟內纖維組織的過渡增生,這些纖維組織會把肝細胞包裹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假小葉”,這時就發生了肝纖維化。如果此時病毒復制沒有被有效抑制,肝臟的炎癥不斷加重,纖維組織不斷沉積在肝臟組織中,肝臟的支撐組織不斷損害、塌陷,再加上無序再生的肝細胞結節,肝臟就變硬了,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肝硬化。發生肝硬化的時間大多在40歲以后,但也可以更早。
肝癌可能發生在肝炎的任何階段,而肝硬化發展成肝癌的幾率更大些,所以慢乙肝患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目前肝癌的診斷率和存活率都在提高,但我們還是要盡最大努力,不要讓乙肝發展到這個階段。
長期抗病毒,減少肝癌發生
病毒復制是乙肝進展的“罪魁禍首”,要想勒住疾病進展的“命脈”,關鍵就要堅持長期抗病毒治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6研究證實,通過
拉米夫定3年抗病毒治療,可以使肝硬化、肝癌發生的風險減少近一半;堅持拉米夫定10年治療,可能實現早期肝硬化完全逆轉。由此可見,乙肝的抗病毒治療可以為乙肝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因此乙肝患者要堅定抗病毒治療的信心,以減少肝硬化、肝癌為治療目標。
大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希望能早停藥,但是臨床研究發現短期抗病毒(≤1年)治療,停藥后有2/3的患者可能出現復發,乙肝復發會對肝臟產生更嚴重的損傷,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因此乙肝患者在開始抗病毒治療時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治療方案上,可以選擇肝硬化、肝癌少、副作用少、花費少的藥物,并堅持長期治療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