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小王,25歲,幾年前的一次體檢中就發現自己患有“
小三陽”,肝功能非常正常,并無什么異常癥狀。考慮到“小三陽”依然不被眾人理解,由于擔心被別人知道,更擔心女朋友因此而離開他,他沒看醫生,自己上網查詢治療辦法。自認為免疫力低才染上“小三陽”,于是買了許多補品如人參、蛋白粉等,長期食用。直到不久前身體不適,才到醫院就醫,結果發現已經有了脂肪肝和
肝硬化。
解放軍458醫院全軍
肝病中心主任余宙耀介紹,幾年前,小王雖然化驗肝功能正常,但實際上是個隱匿性慢性乙肝患者。當初,他應該再做一個HBV DNA定量,結果呈陽性的話,就該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進口的
博路定、國產恩替卡韋
和定與
潤眾是治療慢性乙肝的首選初治藥物;如果呈陰性,則可暫時不治療,但應定時復檢,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樣的話,或許今天不會落得脂肪肝合并肝硬化的窘境。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HBV DNA定量才是診斷是否感染乙肝的“金標準”,建議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陽”患者都應該定期檢測血清中HBV DNA。而現實中,HBV DNA定量常被市民當做額外的檢測項目,從而導致部分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陽”患者不知不覺中發生病變(肝纖維化),進而發展為肝硬化,甚至發展到
肝癌,威脅生命。
此外,中醫理論認為,肝病病人并無明顯營養缺陷,多不宜“大補、熱補”,否則非但不利于病情好轉恢復,而且很有可能因加重肝臟負擔而導致病情惡化——前文中,小王所患的脂肪肝、肝硬化就是過量進補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