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硬化患者內分泌激素紊亂的調節作用
吉林中醫藥 2005年I1月 第25卷第1I期
張芳,李士輝
(松原市中心醫院,吉林松原)
摘要:目的:觀察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硬化患者內分泌激素紊亂的調節作用。方法:43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服用扶正化瘀膠囊,對照組服用維生素c。對有腹水及感染者對癥處理。結果:治療組血清白蛋白含量上升,球蛋白有所下降,T3、T3/-/1"3及尿l7一l【s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 、E2/T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結論: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硬化部分激素紊亂有調節作用。
關鍵詞:扶正化瘀;肝硬化;內分泌;激素紊亂
肝硬化患者內分泌激素代謝紊亂以及與肝臟功能的相互關系早已引起重視,但中藥對肝硬化內分泌激素的影響還未見報道。我院應用扶正化瘀膠囊對4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進行觀察,發現其對肝硬化部分內分泌激素紊亂能起調節作用,現報道如下。
l 對象和方法
1.1 觀察對象43例肝炎后肝硬化男性患者,年齡36~77歲,平均52歲。診斷依據:03癥狀、體征與肝功能檢查符合肝硬化表現。②B超檢查有典型的肝硬化聲像改變。③有明確的肝炎病史或HBV(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陽性。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43例中有腹水史者4l例,胸水6例,食道靜脈曲張25例,上消化道出血史或牙齦、鼻腔等出血者l5例,有肝掌、蜘蛛痣和乳房發育三聯征者22例,伴發糖尿病者3例。
1.2 藥物與分組扶正化瘀膠囊由蟲草菌絲、桃仁、丹參等藥物組成(由上海黃海制藥廠生產,生產批號:040301)。43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23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年齡分布、病程及肝功能損害程度基本一致。治療組用扶正化瘀膠囊每日15粒,分3次口服,兩組同時服用維生素C 600mg/d。有腹水者除控制鈉的攝入外,酌情口服利尿劑。并發感染者,予相應抗生素對癥治療。療程3個月,均住院治療觀察。
1.3 觀察項目和方法
1.3.1 觀察項目 ① 血清白蛋白含量、蛋白電泳。② 甲狀腺激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甲狀腺原氨酸(兒),采用北京免疫試劑研究所生產的放免藥盒測定。③性激素:雌二醇(E2)、睪酮(T),采用DPC公司生產的放免藥盒測定。④ 腎上腺皮質激素:24h尿l7.羥類固醇(17一OHCS)、24h尿17一酮類固醇(17一KS),采用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生產的生化藥盒測定。
1.3.2 方法治療前后采取的血清標本及尿液標本均貯存于一3o℃冰箱,一次性測定。正常對照的血清標本源于獻血人員和體檢正常人員,年齡分布和觀察病例基本一致。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血清白蛋白、 一球蛋白變化 白蛋白含量:治療前,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3.31±0.39)g,dl( ±sd,下同)和(3.19±0.62)g/dl;治療后,治療組提高了(0.485±0.454)g/dl(P<0.001),而對照組僅提高(0.086±0.512)g,dl,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
0.05)。 .球蛋白: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前分別為(37.75±7.01)%和(35.24±8.39)%,治療后下降幅度分別為(5.13±4.35)%和(1.58±4.61)%,治療組似略優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差異。
2.2 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E2、T水平及治療后的變化肝硬化患者(36例)血清T測定為(380.32±179.33)pg/ml,與正常人(28例)(525.74±176.25)prIlI相比明顯降低(P<0.001)。患者E2為(43.99±2O.20)pg,rIll,正常人為(36.26±11.75)pg,rnl,兩組無顯著性差異。E2,T分別為(0.141±0.099)pg,rIll與(0.072±0.020)pg,rIll,患者明顯升高(P<0.001)。治療后,治療組血清T含量有回升趨勢,而對照組無此變化,但兩組前后差值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前后E2均無明顯變化。E2,T比值治療組有所下降,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2.3 肝硬化患者甲狀腺激素己、化水平及治療后的變化測定治療組中l4例患者治療前后血清L、-/1"3的含量結果顯示,肝硬化患者血清T3含量大幅度下降,而"/I'3含量升高近l倍,存在嚴重的甲狀腺激素異常,其己/化比值僅為正常人的的1/4。治療后-/1"3含量有所下降,I'3/-/1"3比值有所回升,治療前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l。
2.4 肝硬化患者24h尿中17.OHCS、17一KS水平及治療后的變化4o例患者測定了尿中24h 17一OHCS與17.KS含量,與12例正常人比較,17 OHCS分別為(9.41±4.65)ml/24h與(1O.67±3.65)mg/24h,兩者無顯著差異;17一KS 分別為(5.68±2.72)mg/24h與(9.24±2.06)mgCZah,患者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測定了16例,對照組12例)兩組17.OHCS均無明顯變化,而治療組l7.I(S上升了(2.057±4.274)mg/Z4h,對照組則下降(1.110±2.628)mg/Zah,兩者有顯著差異(P<0.05)。
3 結論
大量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合并有內分泌激素的紊亂,不同的激素代謝紊亂各有其特點。本文觀察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部分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中,除,尿17一OHCS無顯著變化外,其"/I"3,/T水平升高,T3、T3,T及24h尿l7一I(S下降,其結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
實驗結果表明,經扶正化瘀膠囊治療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上升,球蛋白有所下降,同時不同程度地提高B、B/71"3及尿17.1<S水平,降低了E2/T,使之向正常方向轉化,表明扶正化瘀膠囊對肝硬化部分激素的紊亂有調節作用。這可能是藥物抗肝損傷,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的結果和指征;也可能是藥物通過對激素的調節,進而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復,促進蛋白合成的機制之一。
眾所周知,肝臟是許多激素代謝的場所,又是許多激素作用的主要部位,肝功能的損傷影響激素的代謝。另一方面,激素在調節肝細胞再生、肝血流量、免疫功能及蛋白質氨基酸代謝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激素的異常變化又可進~步引起肝功能的損害。本文觀察結果不僅反映了中藥對激素的調節有效,而且表明中藥對肝硬化的治療作用是多層次、多途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