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脂肪肝診治中心范建高 蔡曉波
王經理人高馬大,10年前查體發現有脂肪肝和轉氨酶輕度增高,為此他利用經常出差的機會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幾乎嘗試了各種保肝藥物。雖然門診醫生都建議他要戒酒和減肥,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煙酒應酬仍是家常便飯,結果肥胖和脂肪肝程度越來越重。最近終因
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急癥入院,雖經積極搶救仍未能挽救生命。
脂肪肝是各種肝毒性損傷的早期表現,與肝炎、肝硬化、
肝癌關系密切。據歐美學者統計,脂肪肝的患病率約占平均人口的10%,肥胖和
糖尿病患者的50%,長期嗜酒者的57.7%。臨床研究表明,在肥胖和糖尿病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中,1/2至1/3的患者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10年內肝硬化和
肝病相關死亡的發生率分別為20%和12%;酒精性脂肪肝的預后則更差,大約40%的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酒精性肝炎,而酒精性肝炎的5年生存率不到50%,多數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為此,脂肪肝不再看成是一種預后良好的疾病,就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言其預后并不比
胃癌等惡性
腫瘤好,脂肪肝現已成為肝病領域的新挑戰。
盡管科學發展迅速,新的藥物層出不窮,然而至今仍無解酒和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藥物。目前脂肪肝的治療主要致力于去除或減輕導致肝臟損害的兩大危險因素----嗜酒和肥胖。事實上,戒酒對于酒精性脂肪肝絕對有效,肝內脂肪沉積一般在戒酒數周內完全消退;酒精性肝炎患者及時戒酒,肝臟炎性損傷亦可在半年至一年內恢復正常;即使已發展至酒精性肝硬化,如能堅持戒酒,亦可減慢肝病進展速度,減少肝腹水、消化道大量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的發生,并可為
肝移植創造條件。同樣地,對于肥胖所致單純性脂肪肝患者,減肥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療選擇;而對于肥胖相關的脂肪肝合并肝功能異常者,科學減肥可提高保肝藥物的治療效果。一般地,體重每下降1%,轉氨酶下降8.3%,體重下降10%,則增高的轉氨酶多能恢復正常,伴腫大的肝臟回縮、肝內脂肪消退。肥胖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考慮同時進行減肥治療,特別是在抗病毒藥物治療無效時。事實上,許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個體可能本來并無肝炎表現,但因近期內體重和腰圍增加并發脂肪性肝炎,表現為血清轉氨酶增加,此時最好的處理措施是減肥而非抗病毒治療,因為就肝損原因而言乙型肝炎病毒僅僅是旁觀者。肝移植術后出現肥胖相關肝病者,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控制體重,以防脂肪肝和肝損復發。
鑒于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獲得性疾病,尋找與去除病因和積極控制原發基礎疾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對于大多數脂肪肝患者首先應明確脂肪肝可能的病因及誘因,尤需注意易被忽視的因素,如藥物的副作用、工業毒物和環境毒素中毒、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重度貧血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狀態等。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用相關藥物后2~3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長期饑餓及蛋白質-熱量不足所致的脂肪肝通過在飲食中補充蛋白質或氨基酸以及足夠熱量后,肝臟病變可迅速逆轉。全胃腸外營養所致脂肪肝應避免過高熱量及過多脂肪乳劑的輸注,并盡可能及早開放經口或管飼飲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論病情是否需要,長期過高熱量攝入和過分強調休息,均可因體重增加而誘發脂肪肝,故應盡可能避免這些因素。小腸改道手術所致的脂肪肝應重新作吻合手術,恢復改道前情況,并補充必需氨基酸。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中止妊娠和控制并發癥后,肝內脂肪沉積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遺癥。妊娠嘔吐引起的脂肪肝補充營養后肝臟損傷消失;局灶性脂肪肝除針對其可能的病因進行治療外,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由此可見,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是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
脂肪肝的治療原則可概括為:①去除病因和誘因,積極處理原發疾病或伴隨疾;②調整飲食方案、糾正營養失衡;③堅持必要的體育鍛煉以維持理想的體重;④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糾正不良行為;旨在維持相對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以及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肝內脂肪消退;⑤必要時輔以保肝藥物,以預防單純性脂肪肝發生脂肪性肝炎,并促進脂肪性肝炎康復。然而如果不能及時去除病因和誘因,則用再好的保健品和藥物也不可能有效阻止肝病進展。像本文中的王經理如能聽從醫生的勸告,及時戒酒和減少應酬,避免酒精中毒和肥胖,肯定不會因肝硬化而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