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俊 ,李兆申,謝渭芬 ,袁耀宗 ,李定國 ,蔣義斌 ,吳叔明
1.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433;
2.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003;
3.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025;
4.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092;
5.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040;
6.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上海200001
【摘要】觀察金錢膽通口服液治療膽囊炎、膽石癥的療效和安全性。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182例膽囊炎及膽石癥患者分為金錢膽通口服液治療組122例和消炎利膽片對照組60例。治療后第1天、3天、7天、l4天和2l天臨床癥狀改善率治療組分別為加20.49% 、50.82% 、80.33% 、91.80%和94.26%;對照組分別為l1.67%、48.33%、66.67%、81.67%和85.00% ,7天后癥狀改善率兩組均有統計學差異(P<0.01)。排石有效率金錢膽通組為51.92%;消炎利膽片組為27.27% ;完全排石率治療組為l4.42%,對照組為2.27% ,排石有效率兩組有統計學差異(P<0.O1)。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金錢膽通口服液能明顯改善膽囊炎、膽石癥癥狀,并有一定的排石功效。
【關鍵詞】金錢膽通口服液;膽囊炎;膽石癥
膽囊炎、膽石癥是常見的臨床急癥,常采用手術治療。中醫中藥在膽囊炎、膽石癥治療方面有其獨到之處。金錢膽通口服液為中藥排膽石的復(秘)方藥,主要成分有連錢草、茵陳、金錢草等,主要有清熱祛濕、舒肝利膽和止痛排石等作用,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金錢膽通口服液對膽囊炎和膽石癥的療效和安全性。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膽囊炎、膽石癥患者182例,隨機分為金錢膽通口服液治療組和消炎利膽片對照組,其中治療組122例,男53例,女69例,平均年齡50.1歲;對照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齡49.7歲。兩組性別和年齡無統計學差異。兩組治療前膽囊炎、膽囊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的分布均無統計學差異。
1.2 診斷標準 按衛生部1993年制定發布的《中藥新藥治療膽石癥的臨床指導原則)t1]進行診斷。
1.3 病例入選標準 符合膽囊炎、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標準;年齡在18—65歲。
1.4 病例排除標準 急性壞疽性膽囊炎、急性梗阻化膿性膽管炎、膽囊穿孔腹膜炎者;膽囊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長徑與寬徑均大于或等于0.5cm,膽總管結石長徑與寬徑大于或等于1.Ocm,以及膽囊管、膽總管下端的器質性病變而致狹窄者;孕婦或在服藥期間可能懷孕者;年齡<18歲,或>65歲者;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5 剔除標準 不符合入選標準者;未按規定服藥,順應性差者;資料不全影響療效和安全性判斷
者。
1.6 研究方法
1.6.1 試驗設計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治療組和對照組病例數為2:1。
1.6.2 用藥方法和劑量治療組:金錢膽通口服液,服用時搖勻,每日4次,可安排在8時、12時、16時和2O時各1次,首次2Oral,后3次每次lOml,每日總量5Oml。對照組:消炎利膽片,口服,每次1O片,每日3次。治療時間均為21天。
1.7 觀察項目和觀察方法
1.7.1 項目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病程、病史、診斷和治療組別;主要癥狀:上腹痛次數、程度、性質;發熱、畏寒和寒戰;惡心嘔吐;黃疸;腹部壓痛;體溫;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和膽紅素;B超檢查:膽囊炎和膽囊結石大小和數量、膽總管結石大小和數量。
1.7.2 觀察方法于治療后1天、3天、7天、14天和21天記錄癥狀、體征情況,于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記錄實驗室檢查和超聲檢查結果。
1.7.3 不良反應觀察隨時記錄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1.8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膽石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1.8.1 癥狀療效評估臨床痊愈:治療后主要癥狀與體征均消失;顯效:治療后主要癥狀與體征均有明顯減輕,療效指數 60%;有效:療效指數 30%,但不足60%;無效:療效指數<30%,或惡化。
1.8.2 B超下排石標準痊愈:膽囊或膽總管結石完全排出;有效:結石部分排出或體積縮小;無效:結石數量和大小無改變或增加。
1.9 統計學處理 兩組療效有無差別,采用kruskal— wallis檢驗;用藥前后膽紅素和白細胞變化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所有數據鎖定后經計算機處理。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見表1。
2.2 B超下排石率,見表2。
2.3 膽紅素和白細胞變化:金錢膽通組膽紅素治療前為(16.72 4-11.33)µmol/L,治療后為(12.13±5.62)/µmol/L(統計量=4.35,P<0.O1);消炎利膽片膽紅素治療前為(14.10 4-7.52) µmol/L,治療后為(11.51 4-4.86) µmol/L(統計量=2.05,P<0.05)。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統計量=6.04,P<0.05)。金錢膽通組白細胞治療前為6.9±2.3,治療后為6.1 4-2.3(統計量=6.70,P<0.O1);消炎利膽片組白細胞治療前為5.74 4-1.37,治療后為5.43±1.20(統計量=3.10,P<0.0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統計量=4.12,P<0.05)。
2.4 不良反應:金錢膽通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91%,均為排石時出現的腹痛,排石后緩解,消炎利膽片組未見不良反應,兩組無統計學差異(x2值=1.7245,P>0.05)。
3 討論
膽囊炎、膽石癥在急性發作期多采用抗生素治療,慢性期則采用利膽治療。常用方法有排石、溶石、碎石、取石、防石和中醫辨證論治。膽囊炎、膽石癥本身為常見的急腹癥,在此基礎上發生的化膿性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則危害更大,因而,膽囊炎、膽石癥的積極、有效治療極其重要。臨床上常用的消炎利膽藥物多為對癥治療,排石效果往往不佳,且需要較長的療程。金錢膽通口服液為中藥捧膽石的復(秘)方藥,動物實驗表明其藥效學內容與其處方成分相關,主要作用為利膽、排石和消炎。在急性膽總管結石和膽囊結石動物模型中,金錢膽通的排石率在85% ~100%。研究表明金錢膽通有明顯的降低膽管內壓的作用,同時能增強膽管不規則收縮頻率和幅度。臨床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2]。
本研究表明膽囊炎、膽石癥的患者在服用金錢膽通口服液后第1天就開始有癥狀改善,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有效率也明顯增加,治療1周開始癥狀改善率明顯優于消炎利膽片,臨床癥狀評分顯效率為76.22%,有效率為94.26%。金錢膽通口服液亦有明顯的排石作用,3周結束后,結石完全排出率為14.41% ,排石有效率為51.92%;而消炎利膽片的結石完全排出率只有2.27%,有效率為27.27%。實驗室檢查發現治療后血膽紅素較治療前有明顯的降低,且以金錢膽通口服液組降低更為明顯,表明金錢膽通口服液亦有一定的利膽作用。同時也發現治療后血白細胞較治療前降低,主要是因為膽囊炎和膽石癥急性發作可引起白細胞升高,治療后降低,表明金錢膽通口服液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在治療過程中有6例患者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腹痛,主要在排石時發生,排石后腹痛自行緩解。
結果表明金錢膽通口服液能明顯改善膽囊炎、膽石癥患者的癥狀,對直徑小于0.5cm的膽囊結石和直徑小于1.Ocm的總膽管結石有一定的排石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一輯)[S].1993,138—141.
[2]林炳輝,方素欽,陳志斌,等.金錢膽通口服液與利膽捧石片治療膽石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1/2,11(4):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