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欣(伏格列波糖片)最早由日本武田制藥公司開發,1994年首次經商品名(Basen倍欣)在日本上市,1998年在韓國上市,用于治療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1999年在我國上市。倍欣的主要成分是伏格列波糖,為白色或微黃色片,是良好的口服降血糖藥,它的降血糖作用機理是抑制小腸壁細胞a-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從而使餐后血糖水平降低。
倍欣(伏格列波糖片)是新一代的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從放射菌培養液中發現的氨基糖類似物,服用該藥物可以抑制小腸內的雙糖類水解酶,延緩糖類的消化和吸收,進而可以改善用餐后的高血糖癥狀。有關學者將治療2型糖尿病的20個病例進行臨床研究,并做了總結。
1、研究的相關資料和方法
共收集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齡(47)歲,體重(71.5)kg。
方法:在飲食治療的基礎上,對14例新發病例直接采用倍欣(伏格列波糖片)治療,對6例已診病例觀察2周,血糖無明顯改善者,在原有治療基礎上加用倍欣(伏格列波糖片),其中胰島素及倍欣(伏格列波糖片)治療2例,磺脲類及倍欣治療3例,磺脲類、雙胍類及倍欣治療3例。用法:每天餐始服用倍欣(伏格列波糖片)0.2~1.4 mg,共觀察8周。檢測治療前、治療4周及8周時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體重及體重指數(BMI)變化;治療8周時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變化;安全性指標:血壓、肝功能、腎功能;副作用指標:有無腹脹、腹痛、厭食、惡心、嘔吐、頭痛、便秘、排氣增加。
2、研究結果
治療前后血脂的變化倍欣治療8周后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較治療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所上升,但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安全性檢測血壓及腎功能治療8周前后無明顯變化,肝功能出現2例異常變化,其中1例既往有乙肝病史。
副作用倍欣(伏格列波糖片)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一部分患者剛開始服用時出現腹脹,排氣增加,但2周后都有不同程度緩解,4周后只有6例(30%)出現,8周后2例(10%)仍有輕微癥狀。研究結果表明,倍欣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降糖藥物。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嚴重酮體癥、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嚴重感染的患者、手術前后的患者或嚴重創傷的患者禁止服用倍欣(伏格列波糖片)藥物。
參考文獻:郝志玲 王月如 《伏格列波糖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20例》 《醫藥產業資訊》 200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