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未產婦口服藥物進行早孕中職之后所導致的不孕的原因。方法:選擇原發性不孕患者70例和使用藥物流產不孕產婦66例進行對比觀察。通過對兩組患者B超監測排卯、造影、內分泌監測、輸卵管通液、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做了分析和對比。結果:采用藥物流產患者組的子宮內膜炎、輸卵管阻塞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原發不孕組。結論:子宮內膜炎和輸卵管阻塞是造成產婦出現不孕的主要因素。未產婦進行藥物流產存在著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只有盡力的避免采取藥物流產,采取合理的避孕方法,才能有效的減少相關的并發癥,保證婦女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藥物流產;不孕癥;米索前列醇:未產婦
藥物流產是近年來出現的比較受年輕女性歡迎的流產方式,因為對避孕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相對有效、安全,所以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但藥物流產并不是沒有任何并發癥,相反對于女性繼發不孕的臨床正在不斷增加。本文主要選取了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66例因為藥物流產而導致不孕癥的未產婦進行了分析總結。
1 方法和資料
1.1 資料:選擇了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末次使用藥物流產進行終止妊娠患者66例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在不同時間就診的原發不孕患者7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了對照。其中觀察組的患者年齡為24~33歲,平均年齡為27歲,患者病程最短的為1年,最長的為7年,平均病程3.7年。患者藥物流產的次數3次的18例,2次的30例,1次的18例。其中患者末次流產的情況中,藥物流產之后有感染的癥狀的有18例,因為藥物流產不全而進行了清宮手術的有21例,另外陰道流血超過15d的患者有42例。
1.2 方法:首先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婦科檢查和體格檢查;進行子宮內膜的組織學檢查,內分泌檢查和盆腔B超的檢查;在常規月經干凈之后的3~7d可進行輸卵管的輸液,對于可疑阻塞進行輸卵管和子宮造影。
1.3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軟件和EXCEL2007進行數據的分析。
2 結果
2.1未產婦藥物流產之后引發不孕的原因分析
通過統計分析,造成不孕原因中的輸卵管阻塞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意義(P<0.025),同時觀察組的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藥物流產的次數和輸卵管阻塞的關系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患者藥物流產的次數的不斷增加,患者患有輸卵管阻塞的概率在不斷的增加。
2.3藥物并發癥引發不孕的關系分析
3 討論
因為避孕失敗、意外懷孕以及婚前性行為以及優生等等原因,在生育之前選擇各種方式終止妊娠的情況越來越多。但是因為藥物流產比起人工流產來講更加的方便和安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恐懼感,所以藥物流產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當前比較理想的抗早孕的藥物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但資料顯示,使用藥物來進行流產時經常會出現絨毛的滯留或者蛻膜,繼而引發陰道不規則出血 不規則出血的時間延長往往是引發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清宮對子宮內膜的損傷也不可避免,一方面會形成子宮內膜形成瘢痕,另一方面是使得精子難以著床。以上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子宮、盆腔、輸卯管的言癥,使得輸卵管出現炎癥粘連和阻塞的情況,造成子宮內膜的炎癥。
從本文的分析來看,造成藥物流產之后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輸卵管阻塞,另外是因為子宮內膜炎。因此藥物流產對孕齡婦女有著一定的危害。因此應該大力的宣傳避孕的知識,進行避免方法的指導,使得女性對于藥物流產有理智的認識,明確藥物流產對身體同樣有著危害。如果確實因為避孕失敗需要采取藥物流產,必須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就診,同時還需要注意在藥物流產之后的隨診,最大限度的減少藥物流產對于婦女身體的傷害。
(王笑笑,未產婦藥物流產導致不孕癥的66例臨床分析[J]大眾健康2012年第8期: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