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可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是,他汀類藥物是否也可逆轉
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還有待證實。
為此,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 Stephen J. Nicholls 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是否可逆轉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 2014 年 09 月 04 日的 Diabetes Care 雜志上。
該研究為血管內超聲檢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比較研究 (Study of Coronary Atheroma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Effect of Rosuvastatin Versus AtorvastatiN,SATURN)。該研究中,給予受試者瑞舒伐他汀 40mg 或阿托伐他汀 80mg 治療 24 個月,研究者利用血管內超聲測量患者治療前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體積變化。此外,研究者還對糖尿病患者(159 例)與非糖尿病患者(880 例)的生化參數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體積百分比(PAV)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基線時,糖尿病患者 LDL 膽固醇(LDL–C)和 HDL 膽固醇(HDL–C)水平都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其甘油三酯和 C 反應蛋白(CRP)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隨訪期間,糖尿病患者 LDL–C 和 HDL–C 水平出現進一步下降,而甘油三酯和 CRP 水平則進一步增加。
Nicholls 教授發現,瑞舒伐他汀 40mg 或阿托伐他汀 80mg 治療 24 個月,不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非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都出現逆轉,患者 PAV 從–1.15±0.13% 降至–0.83±0.13%。在 PAV 逆轉程度方面,治療期間 LDL–C 水平>70mg/dL 患者中,糖尿病患者 PAV 逆轉程度劣于非糖尿病患者;而在 LDL–C 水平≤70mg/dL 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于非糖尿病患者 PAV 逆轉程度相似。
該研究提示,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可改變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自然進程,從而使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