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變過程很漫長,可達數十年,常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胃癌這樣一個緩慢過程。一旦癌細胞形成且能對抗機體免疫監測后則會爆發性生長成肉眼可見的胃癌病灶,根據患者不同的年齡及生長代謝速度,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半年到數年。惡性腫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層的粘膜上皮細胞,可發生于胃的各個部位(胃竇幽門區最多、胃底賁門區次之、胃體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廣度。癌灶局限在粘膜內或粘膜下層的稱為早期胃癌,侵犯肌層以深或有轉移到胃以外區域者稱為進展期胃癌。
胃癌早期癥狀常不明顯,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適、隱痛、噯氣,泛酸、食欲減退、輕度貧血等,部分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癥狀,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藥、抗潰瘍藥或飲食調節后疼痛減輕或緩解,因而往往被忽視而未做進一步檢查。
上腹不適是胃癌中最常見的初發癥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與消化不良相似。如發生腹痛,一般都較輕,且無規律性,進食后不能緩解。這些癥狀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視,就醫時也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況,應給予進一步檢查,以免漏診:
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經治療無效;②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規律改變,且程度日趨加重。如癥狀有所緩解,但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也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及時作進一步檢查。
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的癥狀,部分患者是因進食過多會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制進食的。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癥狀,需要引起重視。
早期胃癌患者一般無明顯的陽性體征。大多數患者除全身情況較弱外,僅在上腹部出現深壓痛。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胃癌在我國極為常見,危害性大,有關研究認為其發病原因與飲食習慣,胃部疾病等有關,所以了解有關胃癌的基本知識對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胃癌的早期癥狀出現要及時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