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發展中國家,約有63%的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健康時報7月2日報道,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會大大增加患
胃癌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發展中國家,約有63%的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臨床上,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
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 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首先由巴里·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和羅賓·沃倫(J. Robin Warren)二人發現,此二人因此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長2.5~4.0μm,寬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時,除典型的形態外,有時可出現桿狀或圓球狀。幽門螺桿菌是微需氧菌,環境氧要求5~8%,在大氣或絕對厭氧環境下不能生長。(CHEMTRON)幽門螺桿菌檢測試劑為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的幽門螺桿菌檢測工具。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注意飲食定時定量,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忌過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煙熏、腌制食物。含亞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