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概念-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或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原發性腦瘤又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及分化良好;惡性腦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分化不良。無論良性或惡性,均能擠壓、推移正常腦組織,造成顱內壓升高,威脅人的生命。
流行病學在全身惡性腫瘤中,惡性腦瘤約占1.5%,居第11位,列胃、肺、肝、食管、乳腺、直腸、結腸、胰、膀胱及鼻咽部癌腫之后。男多于女,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在兒童,腦瘤所占比重較大,約為全身腫瘤的7% 。
腦瘤病因病機
(一)病因:腦瘤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胚胎殘余組織、病毒感染及某些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有關。近年來通過分子遺傳學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腫瘤細胞都含有一個或多個在結構上或者功能上不正常的基因(稱癌基因),當正常細胞染色體上接上了這一基因就能促使細胞發生惡變和異常增殖成腦瘤。
(二)病機;本病在中醫文獻中草藥并無系統明確的記載,但屢屢提到腫瘤壓迫或損害神經系統所產生的頭痛、嘔吐、復視,乃至隨意運動障礙、昏迷等癥狀。
腦瘤分類:將病理特征與臨床相結合分類,將腦瘤分為:1、膠質細胞瘤,占腦瘤的45%,居腦瘤之首;2、腦膜瘤,占腦瘤的15%左右;3、垂體腺瘤,新近報道發病率為15%~20%,多位于垂體前葉;4、神經鞘瘤,占顱內腫瘤10%左右;5、先天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6、其他少見瘤如脂肪瘤、淋巴瘤、
黑色素瘤;7、
顱內轉移瘤,占顱內腫瘤的12%左右。侵蝕入顱內者最常見是
鼻咽癌。
三、播散與轉移;腦瘤的惡性程度與轉移沒有明顯的相關,腦瘤轉移以顱內轉移為主,顱處轉移較少見。
四、腦瘤生長與發病:腦瘤可生長速度、生長方式與發病部位不同而癥狀有異。成人由于顱縫已閉合,如果發生顱內腫瘤,會使顱壓增高。在瘤初起因它的體積不大,通過正常生理調節可以暫時適應而不出現癥狀,隨著瘤體的不斷增大,生理調節作用趨于衰竭,于是就出現各種癥狀。
腦瘤臨床表現:腦瘤的臨床表現可歸納為顱內高壓癥狀和局灶性癥狀兩大類,多呈進行性加重。兩者可先后出現或同時出現,或僅見其一。成年人多先出現局灶腦損害癥狀,然后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小兒相反,多先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
一、顱內壓增高癥狀:是腦瘤的主要癥狀,約80%的病人可出現。主要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
二、局灶性癥狀:隨腦瘤生長部位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綜合征。它是腫瘤刺激或破壞局部腦組織所引起,具有病變定位價值。
[診斷與鑒別診斷]
腦瘤診斷:顱內腫瘤的診斷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1有無腫瘤;○2生于何處(定位);○3是什么腫瘤(定位)。
通過詳細了解病史,反復全面而重點地進行全身及神經系統檢查,作出初步診斷,然后針對性地選擇一種或幾種輔助檢查方法,以求明確診斷。如有進行性加劇的頭痛、
癲癇、癱瘓、視力障礙等,小兒的反復發作的頭暈、嘔吐及進行性頭顱增大,加上體檢發現視乳頭水腫,則提示腫瘤的可能性更大。然后依據初步的臨床定位分析,針對性選擇一種或幾種實驗室檢查,以求早日明確診斷。
腦瘤治療:基本治療方案:自19世紀末神經外科發展以來,手術曾被認為是治療腦腫瘤的惟一方法。由于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顱內腫瘤的綜合性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放射線、化學、熱能、光敏、中醫藥等療法不斷取得成效,使治療提高新水平。
蒂清膠囊說明書資料:蒂清治療/蒂清價格/蒂清療效/蒂清說明書/
蒂清(替莫唑胺膠囊)是目前唯一治療腦膠質瘤的口服膠囊制劑,針對性強、特異性高,可透過血腦屏障,是治療腦膠質瘤及轉移瘤的特效藥。兩年多的臨床觀察及研究工作顯示,蒂清治療腦膠質瘤效果顯著,同時具有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的作用,是治療腦膠質瘤,特別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或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的一線用藥。它的上市改變了國內尚沒有針對膠質瘤療效較好的化療藥、特別是口服藥的現狀。通過臨床研究表明,蒂清毒副作用低,可有效保護患者靶器官,更為重要的是,蒂清在體內不需經過肝臟代謝即可分解為藥物活性物質,作用強、安全性好。
【藥品名稱】蒂清膠囊
通用名: 替莫唑胺膠囊
商品名: 蒂清
漢語拼音: Timozuo’an Jiaonang
本品主要成份為替莫唑胺,其化學名為:3,4-二氫-3-甲基-4-氧代咪唑[5,1-d]并1,2,3,5-四嗪-8-甲酰胺。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劑,內容物為白色粉末。
【藥理毒理】藥理作用 替莫唑胺在生理PH條件下經快速非酶催化轉變為活性化合物MTIC,MTIC主要通過DNA鳥嘌呤的O6和N2位點上的烷基化(甲基化)發揮細胞毒作用。
【藥代動力學】本品口服吸收完全,1.0小時后達血藥濃度峰值。進食高脂肪早餐后服用本品,平均最高血藥濃度與AUC分別減少32%與9%,Tmax增加2倍(從1.1小時到2.25小時)。平均消除半衰期為1.8小時且在治療劑量范圍內呈線性。平均表現分布容積為0.4L/kg(%CV=13%)。血漿蛋白結合率平均為15%。
【適應癥】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或間變性星形細胞瘤。
【用法用量】本藥第一療程28天,最初劑量為按體表面積口服一次150mg/ m2 ,一日一次。在28天為一治療周期連續服用5天。如果治療周期內,第22天與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測得的絕對中性粒細胞數(ANC)≥1.5×109/L,血小板數為≥100×109/L時,下一周期劑量為按體表面積口服200mg/m2,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療周期內連續服用5天。
【
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可能會出現骨髓抑制,但可恢復,病人應定期地檢測血常規。其他的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疲憊、便秘和頭痛、眩暈、呼吸短促、
脫發、貧血、發熱、免疫力下降等。
【禁忌】1、 對本品及輔料過敏者禁用。2、 由于替莫唑胺與達卡巴嗪均代謝為MTIC,對達卡巴嗪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1、 有可能出現骨髓抑制,給藥前患者必須進行絕對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數檢查。在治療第22天(首次給藥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時內檢測病人的全血數,之后每星期測定一次,
直到測得的絕對中性粒細胞數(ANC)≥1.5×109/L,血小板數為≥100×109/L時,再進行下一周期的治療。
2、 肝、腎機能損傷病人慎用本品。
3、 替莫唑胺影響睪丸的功能,男性病人應采取避孕措施。
4、 女性病人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療時應避免懷孕。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類型D,替莫唑胺在乳汁內排泄情況不詳。由于很多藥物都從乳汁中分泌且替莫唑胺副作用大,因此接受替莫唑胺治療的哺乳期婦女應停止哺乳。妊娠或即將妊娠婦女禁服本品。
【兒童用藥】有關小兒服用的安全性尚未確立,未成年人不推薦服用此藥。
【老年患者用藥】有關老年患者服用的安全性尚未確立。
【藥物相互作用】服用雷尼替丁不改變替莫唑胺及MTIC和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使替莫唑胺消除率降低5%;不明確服用地塞米松、丙氧拉嗪、苯妥英、卡馬西平、昂丹司瓊、H2受體拮抗劑或苯巴比妥對口服替莫唑胺消除率的影響。
【藥物過量】服藥過量應進行血液學檢查并采取相應措施。
【規格與價格】50mg*7粒/瓶 2618元/瓶5mg*8粒/瓶 296元/瓶
【貯藏】遮光,密封,在冷處保存。
【包裝】棕色塑料瓶裝,7粒/瓶。 8粒/瓶
【有效期】暫定2年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637
【生產企業】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