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夏枯草治療甲狀腺腫瘤有悠久歷史,目前多種專利報道的抗癌中成藥的主要成分也是夏枯草[1-3]. 臨床治療中,甲狀腺癌對化療藥物不敏感,而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療效確切. 如何提高甲狀腺癌細胞的攝碘率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鈉/碘同向轉運體 (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基因被認為與甲狀腺細胞對碘的攝取有密切關系. 本研究以人甲狀腺癌細胞系K1為研究對象,觀察了夏枯草對甲狀腺腫瘤細胞鈉/碘同向轉運體NIS基因表達及攝碘率的影響,從而探討夏枯草能否增加甲狀腺癌對碘的攝取以起到增加放射性碘對甲狀腺癌的療效。
目的: 探討中藥夏枯草對甲狀腺癌細胞株K1鈉/碘同向轉運體(NIS)基因表達及攝碘率的影響,為夏枯草輔助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提供依據. 方法: 分別以不同濃度(0, 20, 50, 100, 150, 200 g/L)的夏枯草處理體外培養的甲狀腺癌細胞株(K1),48 h后利用半定量RTPCR檢測細胞NIS mRNA表達,γ計數儀檢測細胞攝碘能力. 結果: 夏枯草濃度在0~100 g/L范圍內,細胞NIS基因表達及攝碘能力隨夏枯草濃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 當夏枯草濃度達150~200 g/L時,增加后濃度與100 g/L濃度相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夏枯草可上調甲狀腺癌K1細胞NIS基因表達,增強其攝碘率,而且這種作用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具有劑量依賴性。
研究報道單味藥夏枯草經水煎醇提法制成的夏枯草注射液對胃癌、大腸癌的體內外實驗表明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可以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質量[4-5].
鈉/碘同向轉運體(NIS)是存在于甲狀腺濾泡細胞基底側細胞膜上的一種糖化膜蛋白,即所謂的“碘泵”,其功能主要是將血液中的碘攝取入甲狀腺濾泡細胞內,以便合成甲狀腺激素. 1996年,Dai等[6]首先從FPTL5細胞的cDNA文庫中克隆出鼠NIS基因,同年,Smanik等[7]用針對鼠NIS cDNA序列的引物,經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擴增出人類NIS(hNIS)的細胞cDNA片段,隨后從人甲狀腺細胞cDNA文庫中克隆出hNIS. hNIS基因位于19號染色體上,整個編碼區由15個外顯子及14個內含子構成,其開放閱讀框架為1929個核甘酸,編碼643個氨基酸殘基[7]. 研究發現[8],在不同病理狀態下,甲狀腺組織NIS基因表達存在明顯差異. 自主功能性腺瘤、Graves病和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NIS的表達增加. 而在甲狀腺癌組織中,NIS的表達一般均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 Franco等[9]利用RTPCR方法比較了正常甲狀腺組織與甲狀腺癌組織中NIS基因的表達,結果顯示,在甲狀腺癌組織中,NIS基因的表達普遍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 甲狀腺癌組織NIS基因的降低導致其攝碘能力的下降。
文獻報道中藥能逆轉腫瘤細胞的惡性表型,中藥及其配伍對多種腫瘤細胞均具有一定的誘導分化作用[10]. 本課題結果顯示經一定濃度的夏枯草刺激后,甲狀腺癌細胞系K1 NIS基因表達水平及攝碘能力較對照組明顯提高. 因此,我們認為K1細胞NIS基因表達、攝碘能力的提高是夏枯草誘導細胞分化的結果.
甲狀腺癌分化程度越高,攝碘能力越強. 由于乳頭狀甲狀腺癌細胞具有一定的攝碘能力,因此利用放射性碘可進一步去除術后的殘余灶及轉移灶,從而大大改善甲狀腺癌患者的預后. 但甲狀腺癌攝碘能力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限制了放射性碘治療的臨床應用. 本實驗結果顯示,甲狀腺癌細胞株K1經夏枯草處理后,NIS基因表達上調、細胞的攝碘能力增強,這一實驗結果為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若能夠通過應用夏枯草的誘導分化作用,誘導NIS基因的表達,促進甲狀腺癌細胞向成熟階段分化,恢復或提高其攝碘能力,然后再結合放射性碘的聯合治療模式,則可能獲得滿意的臨床效果. 但本實驗是建立在體外細胞培養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缺少體內研究結果的證實. 其次,夏枯草誘導分化的機制尚不清楚,仍然處于實驗研究階段,缺乏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今后應當進一步加強夏枯草誘導分化的體內的研究與臨床觀察,發掘中藥夏枯草在腫瘤的治療中作用.
【參考文獻】
。1] 齊 杰,齊迎新.一種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 1380089 CN 02117305.2,2002.
[2] 蔡緒旺.一種抗癌中藥膠囊制劑[P].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 1742866,2006.
。3] 李光淳.一種抗癌藥及制備方法[P].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 1733275,2006.
[4] 王 琨,董惠芳,章曉鷹,等. 夏枯草對SGC7901細胞的影響[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0,15(5):305-306.
。5] 王文海,周榮耀,倪愛娣,等. 夏枯草注射液為主治療中晚期胃、大腸癌30例臨床觀察[J]. 山西中醫,2003,19 (3): 24-26.
。6] Dai G,Levy O,Carrasco N,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hyroid iodide transporter[J].Nature,1996,379:458-460.
。7] Smanik PA,Ryu KY,Theil KS,et al. Expression,exonintron organization,and chromosome mapping of the human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J].Endocrinology,1997,138:3555-3558.
。8] Deleu S,Allory Y,Radulescu A,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utonomous thyroid adenoma:metabolism gene expression and pathology[J].Thyroid,2000,10:131-140.
。9] Franco A,Diego R,Martin S,et al. Iodide symporter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thyroid tumors[J].J Clin Endoc Finol Metab, 1998, 83:2493-2496.
。10] 韓金鳳,吳雄志. 扶正中藥誘導腫瘤細胞分化研究進展[J]. 河北中醫,2006,28(5):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