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生育期婦女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生率不斷升高。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常見癥狀有:
痛經、月經過多、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墜脹、膀胱癥狀等。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為良性病變,但具有類似惡性
腫瘤的遠處轉移和種植生長能力。臨床病理研究證實,異位內膜的惡變率為0.7%~1.7%。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率高,而且術后3月再粘連可達50%。近年來腹腔鏡已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重要方法,術后輔助應用達那唑、孕三烯酮、他莫昔芬及促性腺素釋放素a(GnRH-a)等治療內膜異位癥均可減少復發。
研究人員將比較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術后應用內美通和諾雷得(戈舍瑞林)治療的臨床效果。
研究對象與
方法
1 對象2002~2003年經腹腔鏡手術后病理證實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美國生育協會修正分期,內美通組48例,Ⅱ期7例,Ⅲ期21例,Ⅳ期20例。諾雷得組38例,Ⅱ期3例,Ⅲ期15例,Ⅳ期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經或非經期腹痛、性交痛。2組的年齡、分期、術前癥狀及手術方式無差異(P>0.05)。
2 給藥方法內美通組:保留子宮者于術后第1次月經來潮第1天開始服藥,而子宮切除者則進食后即服用,每次2.5mg,每周2次,療程4個月。諾雷得組:保留子宮者手術后第1次月經來潮第1天開始,而子宮切除者則于出院前1天開始,腹部皮下注射3.6mg,4周1次,療程4個月。
3 療效判斷用藥前后進行自覺癥狀、盆腔B超、婦科檢查、檢測肝功能和體重等比較。隨訪1~2年,了解癥狀、體征、不良反應及妊娠情況。再次出現痛經或婦科檢查及B超發現新的病灶為復發。
內美通和諾雷得(戈舍瑞林)治療
研究結果:
1 臨床療效
內美通組48例,10例復發;其中3例2年內復發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2例再次手術,1例改用諾雷得治療;4例1年后出現痛經;3例后穹隆觸及痛性結節。諾雷得組38例無復發,2組療效有顯著差異性(P<0.01)。
2 月經情況術前月經均正常,內美通組服藥期間20例有陰道不規則流血;而諾雷得組無不規則流血。停藥后月經復潮時間:內美通組4~6周,而諾雷得組4~8周。
3 不良反應 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內美通組增加(4.0±1.6)kg,諾雷得組增加(1.4±0.5)kg,經t檢驗P<0.05。內美通組20例出現丙氨酸轉氨酶(ALT)增高,而諾雷得組無轉氨酶升高發生(P<0.01)。絕經期癥狀內美通組無發生,諾雷得組有3例用藥至第4針時感潮熱、陰道干燥,停藥后即消失。
4治療后妊娠情況 內美通組5例不孕癥,其中1例術中通液發現輸卵管阻塞,術后2例妊娠。諾雷得組3例,術中發現1例輸卵管阻塞,術后1例妊娠。
內美通和諾雷得(戈舍瑞林)治療
研究討論
腹腔鏡手術后如不加用藥物治療,復發率可達40%,與開腹手術相近。本文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目的是對手術中不能清除干凈的微小病灶起抑制作用,使殘余的異位癥病灶萎縮壞死,降低復發率。內美通有較強的抗孕激素活性和中度抗雌激素作用,抑制垂體FSH和LH的分泌,抑制卵巢分泌活動,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異位內膜萎縮。諾雷得(醋酸戈舍瑞林)為GnRH-a類藥物,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處于低水平狀態,起到藥物暫時去勢作用,同時防止異位內膜病灶繼續發展,并在停藥后卵巢即可恢復排卵,給患者創造了生育機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諾雷得控制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明顯優于內美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