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或轉(zhuǎn)移性胃癌目前尚無標準的治療方案。S-1是一種口服氟脲嘧啶衍生物,替加氟(FT)、吉美嘧啶(CDHP)及奧替拉西(Oxo)以1:0.4:1摩爾(mole)比例組成,多項研究顯示S-1治療晚期胃癌安全且有效,已成為當(dāng)前晚期胃癌治療領(lǐng)域的熱點之一。
SPIRITS研究:
S-1聯(lián)合順鉑有望進入一線治療
Ⅰ、Ⅱ期臨床研究已證實S-1/順鉑方案治療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日本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Ⅲ期研究(SPIRITS)表明,S-1聯(lián)合順鉑較S-1單藥顯著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且耐受性尚可,S-1/順鉑聯(lián)合化療有望成為進展期胃癌的一線標準治療。
該研究入組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305例晚期胃癌初治患者。
結(jié)果顯示,S-1/順鉑組(148例)的中位OS較S-1組(150例)顯著延長(13.0個月 vs. 11.0個月,HR=0.77,P=0.04),PFS也顯著延長(6.0個月vs. 4.0個月,P<0.0001)。S-1/順鉑組的87例可評價患者中,有1例CR,46例PR,有效率(RR)為54%;S-1組的106可評價患者中,有1例CR,32例PR,RR為31%。S-1/順鉑組較S-1組更為多見的3/4級不良反應(yīng)包括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惡心、食欲缺乏。
分子標志物預(yù)測S-1療效
近期,SPIRITS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S-1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預(yù)測標志物,發(fā)現(xiàn)TP、TS或OPRT表達水平可能成為S-1單藥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預(yù)測標志物。
該研究采用定量PCR技術(shù)檢測了120例接受S-1或S-1/順鉑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的組織標本中胸腺嘧啶合酶(TS),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轉(zhuǎn)移酶(OPRT),二氫嘧啶脫氫酶,VEGF-A和EGFR的mRNA表達水平。
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66例接受S-1單藥化療患者中,TP低表達者(HR=2.55)、TS低表達者(HR=2.71)或OPRT高表達者(HR=0.33)的生存期顯著延長。在22例TP和TS均低表達的患者中,S-1單藥化療者(15例)較S-1/順鉑化療者(8例)的中位OS更長(18.2個月vs. 9.4個月),且不良反應(yīng)較少。
GC0301/TOP-002研究
Ⅰ、Ⅱ期臨床研究已證實伊立替康/S-1(IRIS)方案對晚期胃癌有一定療效。GC0301/TOP-002研究表明,IRIS方案較S-1單藥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無OS優(yōu)勢,S-1治療失效后的二線治療可能是患者生存的影響因素。亞組分析顯示,彌漫型或PS1/2患者可能從IRIS方案獲益,尚需更多的療效預(yù)測因子的研究。
該研究入組了2004年7月至2005年11月326例晚期胃癌初治患者。2009年ASCO會議上該研究隨訪2.5年的更新結(jié)果顯示,S-1組和IRIS組的平均生存時間(MST)分別是319天和389天,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187例可評價患者中,IRIS組RR顯著優(yōu)于S-1組(26.9% vs. 41.5%,P=0.04)。IRIS組的TTP也顯著優(yōu)于S-1組(138天 vs. 111天,HR=0.85,P=0.16)。亞組分析顯示,彌漫型或體能狀態(tài)評分(PS)為1~2分的患者可能從IRIS方案獲益(彌漫型,HR=0.71;PS1/2,HR=0.63)。當(dāng)病情進展時,45.6%的S-1組患者接受伊立替康為基礎(chǔ)的二線化療,MST是496天。
JCOG 9205研究
日本的JCOG 9205研究表明,5-FU/順鉑與5-FU單藥相比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無生存優(yōu)勢,然而耐受性較差,不良反應(yīng)較多。因而,此后在日本進行的臨床研究常采用5-FU單藥作為對照組。JCOG 9912研究表明,S-1單藥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不比5-FU差,CP方案(伊立替康+順鉑)與氟脲嘧啶類藥物相比無統(tǒng)計學(xué)優(yōu)勢,但對于有可測量病灶的患者似乎可獲益。
該研究納入2002年11月至2006年1月704例晚期初治胃腺癌患者,隨機分為3組。結(jié)果顯示,5-FU、CP和S-1三組(n=234/236/234)的MST分別是10.8個月、12.3個月、11.4個月,1年生存率分別是44.0%、52.5%、47.9%(S-1 vs. 5-FU,P<0.001;CP vs. 5-FU,P=0.055;CP vs. S-1,P=0.034)。在可測量患者中,5-FU、CP和S-1三組(n=175/181/175)的RR分別是9%、38%和28%,MST分別是9.0個月、12.1個月和10.5個月(CP vs. 5-FU,HR=0.78;S-1 vs. 5-FU,HR=0.85)。
FLAGS研究
FLAGS研究表明,順鉑/S-1(CS方案)和順鉑/5-FU(CF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生存無顯著差異,但CS方案更為低毒、安全。對于彌漫型患者,CS方案可能優(yōu)于CF方案,仍有待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該研究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入組1053例初治胃/胃食管結(jié)合部晚期腺癌患者。結(jié)果顯示,CS組和CF組的中位OS分別是8.6個月和7.9個月,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非劣性檢驗也提示CS組和CF組的生存無差異。亞組分析顯示,組織學(xué)類型為彌漫型的590例胃癌患者中,CS化療者的MST
優(yōu)于CF化療者(9.0個月vs. 7.1個月,HR=0.83,P=0.0413)。CS組較CF組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顯著較低。
展望
明確獲益有待更多研究證據(jù)
2009年ASCO會議報道了多西他賽/S-1(DS-1方案)和順鉑/5-FU(FUP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Ⅱ~Ⅲ期隨機對照研究進展。研究表明,多西他賽/S-1治療晚期胃癌較順鉑/5-FU有顯著RR、TTF改善,為明確生存獲益情況仍有待后續(xù)的Ⅲ期臨床研究證據(jù)的支持。
該研究現(xiàn)已入組54例初治或僅接受過紫杉類化療的晚期胃癌患者。結(jié)果顯示,DS-1組和FUP組的RR分別是88.3%和52.0%(P=0.032),TTF分別是122天和85天(P=0.003),PFS分別是198天和105天(P=0.066),均有顯著差異;兩組的MST分別是369天和371天,無顯著差異。DS-1組和FUP組的3/4級毒性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分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58.3% vs. 28.0%),惡心(4.2% vs. 20.0%),白細胞減少(33.0% vs. 4.0%),疲乏(0% vs. 20.0%),食欲減退(8.3% vs. 32.0%)。
JACCRO GC03研究:
期待結(jié)果公布
JACCRO GC03研究是一項的多中心、前瞻性、非盲Ⅲ期臨床研究,目的在于比較S-1單藥和S-1/多西他賽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計劃納入來自86個日本中心和17個韓國中心的628例晚期胃癌初治患者,隨機接受S-1/多西他賽3周方案或S-1單藥6周方案化療。主要研究終點是OS,次要終點是TTP、RR和毒性反應(yīng)。目前該研究正在進行中,隨訪2年后的研究結(jié)果將于2010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