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標志物研究:亂花漸欲迷人眼
靶向藥物應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預后標志物和療效預測標志物的檢測和驗證,標志物檢測可鑒別出需要治療和可獲益人群從而給予特定治療。
在ASCO2009年會上,許多預后標志物被驗證或進一步驗證,如MammaPrint、uPA/PAI-1、PARP-1、HER2和VEGF等,SPARC、TOP2A和CYP2D6則需進一步驗證。RAD51是DNA修復基因,其過表達與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復發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而血清維生素D水平不是絕經后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因素。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4 G388A基因多態與多柔比星+環磷酰胺(AC方案)-多西他賽對早期乳腺癌(EBC)療效相關。
NSAPB B-28研究顯示,磷酸化Akt(Ser473)與AC方案后紫杉醇治療獲益相關。PIK3CA突變提示luminal B 乳腺癌預后良好,EpCAM表達可預測多西他賽對難治性MBC的療效。
I-Spy研究探討了新輔助化療的療效預測標志物,新輔助化療療效通過MRI連續檢測、完全病理學緩解(pCR)和殘留腫瘤負荷(RCB)來評估。結果顯示,MammaPrint、Oncotype、Luminal A和ER/HER2可預測化療無獲益人群,而p4BP1、eNOS、cAb1、STAT5、EGFR、AKT對pCR有預測作用。
新藥研究:治療領域新的風景線
ASCO 2009年會真正激動人心的是一組PARP抑制劑新藥研究結果的公布。BRCA1/2和PARP-1在正常細胞DNA損傷修復中發揮作用,BRCA1/2缺失的細胞依靠PARP-1來進行DNA修復。靶向PARP的藥物被發現對特定乳腺癌人群(如聯合吉西他濱+卡鉑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或多種治療失敗的BRCA1/2突變的乳腺癌)高度有效。PARP-1抑制劑(BSI-201和Olaparib)選擇性殺傷BRCA1/2缺失的細胞。
幾種靶向HER2的藥物對曲妥珠單抗治療后進展的MBC患者有效。例如,T-DM1(一種抗微管藥物)對曲妥珠單抗治療進展的患者高度有效。Neratinib(HKI-272,口服pan-ErB 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聯合曲妥珠單抗對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患者有效。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聯合曲妥珠單抗比兩種藥物單藥療效好。BIBW 2992(口服EGFR/HER2雙抑制劑)對曲妥珠單抗治療進展者有效。
治療方案探索:舊曲新唱有看點
RIBBONⅠ研究是探討化療聯合或不聯合貝伐單抗一線治療MBC療效的Ⅲ期研究表明,加入貝伐單抗可提高無進展生存(PFS)率和有效率(RR),但卻不能改善總生存(OS)。研究還比較了聯合化療與單藥序貫化療的療效,及維持化療的療效,結果支持目前臨床上對MBC的實踐指南推薦。貝伐單抗基礎上聯合伊沙匹。╥xabepelone)治療MBC的研究結果提示,患者對該聯合治療的耐受性良好。
Neo-tAnGo研究探討了蒽環類/紫杉類序貫用藥聯合或不聯合吉西他濱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療效。結果顯示,表柔比星+環磷酰胺(EC方案)序貫紫杉醇或紫杉醇+吉西他濱治療,得到的pCR率無差異,但紫杉醇+吉西他濱序貫EC方案優于反向序貫。該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支持紫杉類序貫蒽環類優于目前標準序貫(蒽環類序貫紫杉類)輔助治療。
日本一項大型研究比較了標準蒽環類聯合紫杉類藥物與紫杉類單藥用于EBC輔助治療的療效,紫杉類單藥組與聯合蒽環組無事件生存(EFS)相似,提示紫杉類可替代蒽環類用于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亞組分析顯示,HER2過表達患者接受蒽環類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加拿大一項回顧性分析研究得到類似結果,該分析比較了CMF方案和CEF方案療效,HER2陰性(三陰性)患者接受蒽環類為主的CEF方案化療生存期較短。
輔助放療領域:趣事亦連連
MIRROR研究探討了全腋窩淋巴結清掃或腋窩放療對前哨淋巴結活檢顯示淋巴結有微小轉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分析結果顯示,pN1 mi是決定需要全腋窩淋巴結清掃或腋窩放療的預測因素,而pN0 (i+) 患者選擇進一步治療需要依據其他預后因素。
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1~3個腋窩淋巴結陽性患者,推薦腋窩放療,因為這部分患者若不治療復發風險較高。
一項對3項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部分乳房照射與全乳房照射在OS和EFS方面療效相似,盡管部分乳房照射增加局部復發風險,但似不影響患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