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
痔瘡,即產婦在產前無痔瘡,而在分娩后形成的痔瘡。痔瘡給產婦帶來諸多不便,不但有疼痛、便血,而且活動受限,影響子宮收縮,增加產后出血量,影響母乳喂養效果,如不及時治療,導致遷延不愈[1]。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陰道分娩產婦,僅按產后護理常規處理,痔瘡形成率為30.9%。而2006年1~12月,經采用肛門還納法加馬應龍麝香痔瘡栓治療痔瘡,因抓住了防治產后痔瘡的最佳時機,從而預防了痔瘡形成,取得滿意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共80例,產前排除痔瘡,排除會陰Ⅲ度裂傷,在產后均按產科護理常規護理,采用統一健康教育模式,統一的飲食結構,同樣的運動量,囑每天定時排便,兩次常規會陰消毒后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1000 ml,水溫40 ℃以下,坐浴。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38例,對照組42例。
1.2 方法
1.2.1 試驗組 產婦分娩后,助產士在縫合傷口、肛門指檢后用手指輕輕按摩產婦肛門脫出物,并還納于肛門內,同時用馬應龍麝香痔瘡栓一粒塞入肛門內,以后每天一粒塞肛,至產婦疼痛消失,同時按產科護理常規護理與治療,4天后傷口拆線出院。
1.2.2 對照組 產婦分娩后,助產士縫合傷口,行肛門指檢后,未做特殊處理,按產科護理常規進行護理與治療。
2 結果
2.1 止痛時間 是指產婦肛門疼痛消失,不影響哺乳,能下床做輕微的活動,排便時不覺肛門疼痛。結果見表1。表1 兩組病例止痛時間比較注:χ2=19.5,P<0.01
2.2 未發生痔瘡者 42天后復查,產婦肛周紅腫消失,組織完全恢復正常,無痔瘡發生。結果見表2。表2 兩組痔瘡發生結果比較 注:χ2=6.629,P<0.05
3 討論
肛門還納法加馬應龍麝香痔瘡栓的應用,對減輕產后肛門疼痛,避免痔瘡形成,具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從表1看出,試驗組肛門疼痛緩解時間明顯縮短,減輕產婦肛門疼痛和預防
便秘,有明顯效果,P<0.01。從表2看出,痔瘡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肛門還納法是直接將外翻的肛周組織還納于直腸內,解除了肛周組織的受壓,改善了靜脈回流,減輕了產婦的疼痛,避免了痔瘡形成,對痔瘡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具有清熱解毒功能,對創口局部起消炎滅菌作用。活血化瘀功能促進了局部血液循環,加快了炎癥吸收,有止痛作用[2]。
頑固性便秘,排便時間過長,有排便用力過度,使腹壓增高,肛門直腸部充血,靜脈曲張,肛門括約肌松弛,甚至使直腸黏膜與肌層分離,肛管隨糞便下移,這種動作反復進行就易產生痔[3]。分娩時,產婦因為用力過大,常會使肛門局部靜脈淋巴回流困難而產生痔,而分娩后肛門組織受傷,肛周組織外翻,引起的肛門疼痛,使產婦不敢定時排便,導致便秘,最終形成痔瘡。應用了肛門還納法加馬應龍麝香痔瘡栓后,產婦因減輕了肛門疼痛,能保證定時排便,從而預防了痔瘡形成。
肛門周圍神經豐富,齒狀線以下受體神經支配,對疼痛極為敏感,分娩后肛周疼痛主要原因為:(1)組織損傷;(2)分娩后肛周組織水腫感染;(3)排便時糞便刺激和摩擦;(4)患者精神緊張恐懼或機體對疼痛過敏。馬應龍麝香痔瘡栓主要含有麝香、牛黃、冰片、珍珠、爐甘石、三七、五倍子,能明顯減輕急性炎性水腫,能抑制磷酸組胺所致的毛細血
管通透性增高,有鎮靜、縮短出血時間、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魚雷型栓劑使用方便,進入直腸后,在體溫的作用下完全融化,在創面形成一層糊狀的保護膜,使創面保持濕潤,減少滲出,避免受糞便的直接摩擦,從而發揮其藥理作用[4]。
護理人員在護理產婦時,一定要與產婦多交談,仔細觀察產婦肛門疼痛及肛周圍組織恢復情況,告誡產婦注意飲食,每天定時排便,不要蹲廁過久,不要用力排便,每天做提肛動作2~3次。對于試驗組產婦,每天檢查肛周,如發現仍有肛周組織外翻者,安慰產婦及家屬不要焦急,及時消毒后,按摩肛周組織并還納,再塞一粒馬應龍麝香痔瘡栓于肛門內。
肛門還納法加馬應龍麝香痔瘡栓用于防治產后痔瘡,方法簡單,操作容易,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參考來源:馬應龍麝香痔瘡栓在預防產后痔瘡中的應用,蔣金鳳,《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7年第4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