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柳氮磺吡啶栓是一種特效抗炎藥。柳氮磺吡啶栓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這個藥的療程一般是1--2年的,療程確是比較長的。在治療結腸炎過程中效果還是不錯的,使用副作用也比較小。
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腹瀉是主要癥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緩解的特點。
結腸炎的病因
一、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并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所以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后,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損傷結腸粘膜,并且患者的淋巴細胞對胎兒結腸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提示懷疑結腸炎的發生還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與一些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認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種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較大。
三、遺傳: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四、神經精神因素: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對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一類,心身疾病強調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將7種疾病列為心身疾病,即: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皮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可能有更多疾病被列為心身疾病。
以大鼠免疫性潰瘍結腸炎模型的藥理實驗進行了栓劑肛門給藥和片劑口服灌胃兩種途徑治療結腸炎效果的對比觀察,結果顯示肛栓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口服。〔吸收、分布、消除〕本品進入腸道經腸道細菌分解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楊酸,5-氨基水楊酸最終由糞便排出體外。磺胺吡啶可吸引入血,最后由尿排出。在血液中除可發現有本品的原形及磺胺吡啶外,尚有其乙酰化物和葡萄糖醛酸結合物。磺胺吡啶及其乙酰化物可隨尿液排出。
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與腸壁結締組織絡合后較長時間停留在腸壁組織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減少大腸埃希菌和梭狀芽孢桿菌,同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癥介質白三烯的合成。因此,目前認為本品對炎癥性腸病產生療效的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楊酸。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老年患者應用磺胺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機會增加。如嚴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減少等是老年人嚴重不良反應中常見者。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應用,確有指征時需權衡利弊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