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一般認為是由于大腦皮質(zhì)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壁血管和肌肉發(fā)生痙攣,使胃腸壁細胞營養(yǎng)發(fā)生障礙和胃腸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腸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xiàn)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難受是必然的。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道疾病,與“吃”有極大關系,為了避免這種難受,患者還應從“吃”入手。那么,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應如何“吃”呢?
十二指腸潰瘍?nèi)粘5娘嬍骋⒁,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物質(zhì),吃七分飽,維持規(guī)律、正常的飲食習慣。潰瘍雖然容易治療,但是出容易復發(fā)。除飲食要注意外,煙、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及消除過度的緊張,是基本有效的方法。十二指腸潰瘍具體的飲食宜忌有:
(1)避免用強烈促進胃液分泌的調(diào)料和食物,如酒類、香精(做糕點用)、桂皮、大料等;以及檸檬汽水、咖啡、濃茶和肉湯、雞湯、蘑菇等原湯;還有腌、熏、臘制的魚、肉、火腿及油煎炸和油膩食物。
(2)禁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 豆芽菜、 圓白菜、 白蘿卜等,以及含有揮發(fā)油的蔬菜,如蔥頭、生蒜、生蔥、小茴香等亦應忌用。
(3)禁用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如黃豆、蠶豆、 豆腐絲、 豆腐干、 熏干等, 因為它有促胃液分泌作用,并造成粗糙植物纖維對胃粘膜的機械刺激作用,同時在胃內(nèi)停留長達 4~5 小時,還易產(chǎn)氣,故應禁用。
(4)不宜食用糯米食品。 糯米和其它糧食一樣, 主要成分也是淀粉, 它們都是由多種葡萄糖分子, 經(jīng)過縮合、失水而形成。 但由于糯米淀粉中葡萄糖分子縮合時, 其連接方式與其它糧食淀粉有所不同, 因而糯米經(jīng)過煮熟之后, 無論是糯米飯, 還是糯米制作的其它食品, 其粘性均較大, 正常人吃后, 也較難消化, 滯留在胃內(nèi)的時間長, 從而刺激胃壁細胞及胃幽門部的細胞,使胃酸分泌增加。 潰瘍病人食后, 往往會使疼痛加重, 甚至誘發(fā)胃穿孔, 出血。因此,潰瘍病人不宜吃糯米食品。
(5)忌飲牛奶。牛奶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曾被認為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理想飲料。 但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潰瘍病人飲牛奶,可使病情加劇。 因為牛奶和啤酒一樣,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剛入胃時,能稀釋胃酸的濃度,緩和胃酸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刺激,可使上腹不適得到暫時緩解。 但過片刻后, 牛奶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 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胃酸, 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潰瘍病患者不宜飲牛奶。
(6)忌飲茶。對健康人來說,飲茶是有益的,但對潰瘍病患者,飲茶則有害無益。 因為茶作用于胃粘膜后,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胃酸分泌過多, 便抵消了抗酸藥物的療效, 不利于潰瘍的愈合。因此,為了促進潰瘍面的愈合, 潰瘍病患者最好是不飲茶,特別是要禁飲濃茶。
(7)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水、湯不宜過熱。
(8)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饑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干。
遵守了以上的禁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并沒有失去享受美食的權利,他們的飲食適宜選用含纖維少的瓜果、蔬菜,如嫩黃瓜、嫩茄子、嫩白菜葉、西紅柿(去皮、籽)、冬瓜、胡蘿卜和成熟的蘋果、桃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