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在臨床上較常見,但由于病因不清,治療上缺乏特異性,可使病情反復發作。目前,臨床上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雖有一定療效,但由于不良反應多而限制了其應用,且療效長,停藥易復發。近2年來,我們應用
奧沙拉秦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門診及住院的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臨床上具有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經結腸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的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61例,均符合2000年全國
炎癥性腸病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45.5歲,平均病程43.4個月。其中初發型12例,復發型19例;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6.2歲,平均病程42.5個月。其中初發型17例,復發型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治療組給予奧沙拉秦鈉膠囊0.5g,每日3次,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1g,每日4次,療程均為4周。治療期間分別于2周、4周隨訪記錄癥狀和不良反應,復查血、糞常規,4周后復查肝功能和結腸鏡。依據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太原)所制定的標準進行療效判斷①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黏膜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復查粘膜輕度炎癥或假息肉形成;③無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內鏡及病理檢查結果均無改善。以顯效和有效病例計算總有效率。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4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3.9%;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6%。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副作用有所不同。治療組1例出現腹痛, 5例腹瀉,但繼續用藥后緩解。1例用藥4周后出現肝功能損害, 1例出現顏面及四肢水腫均換用其它治療。對照組出現惡心、上腹不適5例,其中3例因不能耐受而換用其它治療,外周血白細胞減少8例,皮疹2例,其中嚴重的剝脫性
皮炎1例,肝功能損害1例,蛋白尿3例,均換用其它治療。
3 討論
SASP因價格低廉,起效快,近期緩解率較高而成為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藥物,但因副作用較多,使其在臨床上應用受到限制。奧沙拉秦鈉是2000年在國內正式上市的Ⅳ類新藥,為5-氨基水楊酸(5-ASA)的前體藥物,由兩分子5-ASA以偶氮鍵相連接,口服后在結腸前吸收極其有限且不會分解,代謝部位主要在結腸,在結腸細菌的作用下偶氮鍵斷裂,分裂為兩分子的5-ASA而發揮治療作用。5-ASA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有效成分,可能的作用機制是::①通過阻斷環氧化酶途徑,促使前列腺素合成量減少,減輕腸粘膜炎癥;②通過抑制巨噬細胞向炎癥黏膜移動,對體內氧自由基起清除作用,減少腸粘膜損傷;③通過抑制脂氧化酶途徑,干擾花生烯酸代謝,使前列腺素E2濃度下降,使炎癥好轉或痊愈;④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結腸脂肪酸氧化,通過和葉酸競爭抑制內皮細胞增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報道提示奧沙拉秦鈉可抑制一氧化氮合酶(iNOS)產生,減輕炎癥,促進潰瘍愈合[1,2]。在本治療組中,有15例為復發患者,因使用SASP在減量或維持治療時,癥狀及腸鏡檢查反復發作,改用奧沙拉秦鈉后,減少了復發的頻度。在我們使用的過程中,奧沙拉秦鈉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腹瀉,有文獻報道,奧沙拉秦鈉所致腹瀉鈉鹽抑制小腸水分吸收有關[3]。常發生于初始用藥或劑量增加時,不需停藥,可自行緩解。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向患者解釋清楚,消除顧慮,積極配合,一般不影響治療。其它副作用有惡心、腹痛、頭痛,但癥狀較輕,不影響繼續治療,與國內外報道相符[3-6]。
本文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較少較輕、短暫,雖有1例腹瀉加重,但繼續用藥后癥狀緩解。治療組1例引起顏面及四肢水腫,復查尿常規、腎功能正常,可能與鈉鹽潴留有關。有1例患者服藥4周后出現肝功能損害[7],國內未見報道,國外也有個案報道,應引起我們的重視。總之,我們認為,奧沙拉秦鈉具有較好的短期療效,且患者耐受性較好,副作用小,長期維持的療效尚待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Christensen LA•5-Aminosalicylic acid containing drugs•Delivery fate and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man [J]•Dan Med Bull,2000, 47 (1): 20-41.
[2]郝俊鳴,江學良,佟艷銘.奧沙拉秦鈉對潰瘍性結腸炎一氧化氮合酶表達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 13 (19): 2392-2394.
[3]蔡健庭,吳林峰,杜勤,等.奧沙拉秦鈉膠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 2001, 21(10): 593-595.
[4]江學良.重視潰瘍性結腸炎的維持治療[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5, 13 (1): 1-5.
[5] Hanauer SB•Review article: high-dose aminosalicylates to induce and maintain remissions in ulcerative colitis [J]•Aliment PharmacolTher, 2006, 24 (Suppl 3): 37-40.
[6] Stein RB, Hanauer SB•Comparative tolerability of treatment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Drug Saf, 2000, 23 (5): 429-448.
[7]陳海燕,鄒傳鑫,姚永剛.奧沙拉秦引起肝損害[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8,10: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