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設陷阱害我們!敝休x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對《環球企業家》表示,2007年10月,桂林市公安局接受強生中國醫療器材公司報案,檢舉中輝科技發展公司假冒生產強生OneTouch系列試紙,2008年7月,中輝員工被抓,其銷售公司中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銀行賬號被查封,中輝科技停產。隨后,這家公司被迫“自衛”,2010年6月前后,李中向媒體爆料,稱中輝被查是強生借其美國血糖儀事件的報?復。
“強生設陷阱害我們。”中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對《環球企業家》表示,2007年10月,桂林市公安局接受強生中國醫療器材公司報案,檢舉中輝科技發展公司假冒生產強生OneTouch系列試紙,2008年7月,中輝員工被抓,其銷售公司中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銀行賬號被查封,中輝科技停產。隨后,這家公司被迫“自衛”,2010年6月前后,李中向媒體爆料,稱中輝被查是強生借其美國
血糖儀事件的報?復。
在李中的描述中,強生就像是陰謀論的制造者。但3月2日,強生(中國)醫療器材公司向本刊發來回應表示:“由于該案件依然處于審理期間,美國強生公司和強生醫療沒有得到更多的消息,不便對此事做進一步的解釋和回應,以避免更多的媒體關注對案件審理工作產生任何可能的影響。”
不過,強生的麻煩已經夠多了。就在去年這一案件開始被媒體關注并逐漸浮出水面之時,強生在海內外發生了一系列產品召回和用藥安全事件。其規模之大、影響范圍之廣,在這家已逾百年歷史的老牌公司前所未有,而中輝的公開發難更讓強生在中國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在不少城市,都出現了消費者對其產品的集體抵制事件。
禍端
據看到過這種假冒試紙的強生員工表示,真假產品之間的差別極小,僅僅是兩個單詞之間的一個空格:強生正品為“OneTouch”,假冒產品是“One Touch”。而對于多數消費者來說,在使用時并不會太注意這種問題。
這些假冒“OneTouch”試紙是由上海一名叫蘇志勇的經銷商出口到美國賣給Royal Global Wholesale公司(簡稱RGW)的,蘇志勇是中輝產品的代理商。但李中表示,中輝是出口加工企業,不需要注冊商標,因此提供給蘇志勇的都是不帶包裝的半成品,而蘇都是在網上訂購,雙方從來沒見過面。“我們也是出事后才知道的,”李中辯稱,“就好比有人拿去做衣服商標侵權了,和織布廠有什么關系?”
而且李中認定,是強生在美國通過前員工的代理公司找到蘇志勇,并向其購買帶有強生標志的血糖儀試紙,在此授意下蘇才自行仿造了強生的“OneTouch”商標。在李中看來,強生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此前出問題的產品尋找“替罪羊”。
爭議
作為
糖尿病患者的輔助診斷儀器,在血糖儀市場,強生和羅氏兩家國外廠商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不同品牌的血糖儀出于技術保護
和安全性考慮,一般都要求采用自己品牌的試紙,甚至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產品的試紙也不通用,以免造成測試數據有?誤。
但李中表示,血糖儀及試紙的技術是通用技術,但各家工藝不同,羅氏采用極其活躍的脫氫酶作為測試劑,其固化技術的難度成為其自我保護屏障,而強生采用的葡萄糖氧化酶,中輝的技術已經能夠達到。而在核心技術達到了國家公布的通用技術標準的前提下,企業就可以合法生產,通用技術并不存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
失策
不得不承認,在這起案件的相關輿論出現時間上,有些許微妙之處。2010年6月13日,中組部新聞發言人證實,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張敬禮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6月21日,有媒體稱,“張敬禮出事,主要與藥品注冊有關,其中包括強生在內的若干家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通過向張敬禮行賄,來幫助其快速拿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藥品注冊號。”當天下午,強生中國回應稱:“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不清楚(有關報道中)提到的調查,公司對這種猜測性的報道不予評論。”到了7月7日,一篇關于強生設計陷害中輝的詳細文章首次出現在媒體上,兩天后,強生發表聲明認為該報道失實。
事實上,據熟知此事的強生員工表示,當時的情況已經讓遠在美國的強生總部感到異常緊張,他們無法想象在中國每天針對該事件都會出現數百篇的報道。而在最初的報道出現后,為了商議解決方案,強生中國和亞太區、美國總部連夜召開電話會議,研究危機對策。最后,強生總部按照美國的通常運作方式做出了決策:案件在司法進程中,不予置評(no comments)。在其看來,這樣是最妥當的處理方式之一,因為在美國的司法環境下,如果案件還在審理的過程中企業對媒體不斷申訴,會被認定是干擾司法,同時,在美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中,“不予置評”也僅僅是表明中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