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在我國最常見的化道腫瘤之一,我國直腸癌約75%的病灶是低位直腸癌,對低位直腸癌行根治術后,作永久性結腸造口,是目前公認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國每年近10萬病人接受此類手術。直腸癌結腸造口術后,造口護理需要特別關注。
目前我國常用結腸造口護理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自然排糞法:其優點是應用簡單,適應于各類造口者,不需太節制飲食。但由于使用這種方法的病人其糞便排泄很難受自己控制,所以需要時刻在造口處掛著個人工肛門袋,定期更換。“雖然如今人工肛袋幾經改良,已經比以前好用很多,但仍然會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會造成一定影響。
第二種結腸造口護理方法則是造口灌洗法。灌洗法就是通過灌洗設備,定期用清水對腸道進行“清掃”,由患者自己主動把腸道內的糞便清除掉。定時的結腸造口灌洗可以訓練腸道規則的蠕動。更重要的是,與自然排糞相比,灌洗能明顯減少排便次數,消除或減輕人工肛門的氣味,減少腸道積氣,降低造口周圍皮膚刺激反應的發生率,病人的心理負擔也明顯減輕。
直腸癌術后造口可選用開口透明兩件式或一件式造口袋,可剪式膠板。可造口袋內或排空造口袋時使用除臭劑,如果氣體是個問題,可使用帶濾氣片的袋子。4-6周后:可以考慮閉口袋,膚色、非剪型膠板(如果造口大小已無變化)。與造口治療師或醫生討論使用結腸灌洗的可行性。
據觀測,連續灌洗10次左右,排便習慣便基本能人為控制,一般每天早上或晚上定時用清水灌洗1次(每次500~1000毫升),便可達到1~2天內無糞便。有的病人還能帶上灌洗器出國旅游近一年。對于一些社交活動比較多,年紀比較輕的造口患者可嘗試灌洗法。不過造口灌洗也有缺點,就是每次要費時約一小時左右。
成功的乙狀結腸造口灌洗有以下優點:
1.灌洗后24~48小時內無糞便泄漏;
2.灌洗后不需用人工肛門袋,每天只需用一小塊紗布或小綿球即可;
3.灌洗后能明顯減少排便次數,消除或減輕人工肛門的氣味,減少腸道積氣。降低造口周圍皮膚刺激反應的發生率;
4.便于旅游、娛樂或社會活動,明顯提高生活質量。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出院回到原來的生活圈中的階段。康復期的腸造口患者對造口護理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且患者均有學習愿望,希望醫護人員給以多樣化的健康教育。一般在患者能夠進行造口護理后,即可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