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平時生活中磕磕碰碰,受點小傷,產生小傷口是很正常的事,對于小孩子而言,小傷口更是常見。但是很多人對小傷口都會采取忽視的態度。但其實小傷口也可以隱藏著大問題,傷口也分很多種,淺度擦傷、鈍器撞傷、利器劃破、頭皮破傷等,不一樣的傷口,也有不一樣的傷口護理方式。下面百濟護理師為您講解傷口護理的相關知識。
有小孩子的家庭,平時就要做好“準備”,為家里添一個急救小藥箱。給小藥箱添上以下創可貼、繃帶或大小不同的紗布、燙傷膏、生理鹽水、碘酒、酒精、棉簽、剪刀、鑷子、一次性的針管。
如果是很淺的擦傷產生的小傷口,注意要先把傷口用自來水或溫開水反復沖洗,再涂點紅藥水即可。然后每天涂紅藥水2-3次,同時最好去醫院注射1次破傷風抗毒素。
如果受到鈍器打擊或沖壓,皮膚未破,但局部有青紫的包塊,就是皮下發生了小血腫;輕的一般不要處理,如果是腸、腹、腰、關節或腦部等處受到較重挫傷,必須立即去醫院治療。、
如果是被刀、剪、玻璃等劃破皮膚產生小傷口,可在傷口上涂點紅藥水防止感染。如果手指被切傷,應把手舉高,捏住指根兩邊,可以止住出血,在切傷處涂些紅藥水或在傷口周圍皮膚涂上碘酒、酒精,用干凈的布包扎好。
如果頭皮破傷,傷口不大,可以按壓傷口處周圍的皮膚,就可止血;然后把頭發剃去或剪去,局部涂消毒藥水后包扎;破傷較大,必須去醫院處理。
小傷口護理的步驟:
1、清潔傷口:流動的生理鹽水下沖洗傷口。用干凈的布蘸著肥皂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注意別把肥皂弄到傷口里,會刺痛皮膚。然后再使用紗布或是鑷子把傷口里臟東西清潔干凈。
2、如何止血:不要認為流血是壞事,它可以幫助清潔傷口。小一點的傷口很快會自動止血。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塊干凈的布附在一個硬一些的物體上壓迫創口。
3、使用繃帶:用硬物壓迫超過10分鐘,仍未止血的話,就應該使用繃帶。繃帶可以幫助沒有閉合的傷口復原。但切記要每天更換紗布,并保持干燥、清潔。 如果傷口很深,無法將邊緣復原,需要縫合,以免感染。
4、處理血痂:傷口結痂可以防止臟東西的污染,盡力讓孩子不要把血痂扣下來,傷口痊愈的時候血痂會自動剝落的。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有小孩子的家庭,為了預防孩子發生創傷。家庭中銳器如刀、剪、玻璃、斧頭等必須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平時教育孩子不要玩尖銳的東西,不要用嘴含著筷子、冰棒棍、糖果棒等玩耍和奔跑,以免意外跌倒,發生創傷。并且傷口護理時,要注意嚴格的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