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機體的任何異常情況也可以在皮膚表面反映出來。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多比較輕,常不影響健康,但少數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紫外線光療儀不需要服用其它輔助藥物,避免了使用光敏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深受患者歡迎。
利用紫外線光療儀進行紫外線療法的主要治療作用有以下7點:
(1)紅斑作用:皮膚收到一定量紫外線照射后,能出現紅斑反應。主要是紫外線對上皮細胞的直接作用,引起蛋白質分解,產生組胺物質所致。發生紅斑時,局部血管擴張,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得到改善,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能力增強,故有消炎、鎮痛作用。
(2)殺菌作用:用一定強度的紫外線照射,一方面可直接殺滅細菌;另一方面可引起組織充血,增強白細胞的活動能力,增強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從而間接地發揮殺菌作用。
(3)免疫作用:紫外線照射后,要促進表皮細胞能產生免疫調節因子,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功能加強,代謝功能提高,并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因此,能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但大劑量照射則對免疫有抑制作用。
(4)脫敏作用:多次小量紫外線照射后,皮膚內產生的小量組織胺不斷進入血液,刺激組織胺的產生,當組織酶達到足夠量時,就能分解體內過多的組胺,起到脫敏的作用。同時,紫外線照射皮膚能使維生素 D的合成增多,使機體對鈣的吸收增加。鈣離子可降低神經興奮性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從而也加強了脫敏作用。
(5)抗佝僂病作用:皮膚中的麥角固醇及 7- 脫氫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后,可分別變成維生素D 2 和 D3 ,進入血管后可改善鈣磷代謝,故有抗佝僂病和抗骨軟化癥的特效作用。
(6)促進再生作用:小劑量紫外線能刺激上皮細胞生長,促進組織再生,故可用來治療骨折、周圍神經損失、上皮破損、褥瘡及傷口等。
(7)色素形成作用:紫外線照射后,可刺激表皮基底細胞中黑色素的形成,從而促進色素沉著。因而可用于治療色素脫失性疾病,如白癜風等。
自備一臺紫外線光療儀對患者來說也是有了一個固定資產,其實很劃算,也算是一個裝備,紫外線光療儀的操作使用很簡便,也就是隔一兩天照一次光,每次對患處照射X分鐘左右,面積大的就輪流照,對于比較重的患者,還可用一些安全的外用藥去結合輔助。根據病情的輕重,一般1--3個月就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日后如果即使復發,再拿出來照幾次,馬上就可以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