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袋適用于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陰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塵肺、矽肺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腦溢血、腦缺血、腦栓塞、血管硬化、偏頭痛等老年性疾病高原反應與高原病孕婦及胎兒宮內窘迫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缺氧等各種場合的臨時輸氧及家庭病臨時備用。
臨床實踐證明,氧氣療法以其獨特的治療機理,對臨床各科的急性、慢性缺血缺氧性病癥和因缺氧引起的繼發性疾病,能夠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利用氧氣袋補給氧氣可以改善人體的生理、生化內環境,促進代謝過程的良性循環,以達到治療疾病、緩解癥狀、促進康復和預防病變、增進健康的目的。那么氧氣袋要如何使用呢?
氧氣袋怎么用?氧氣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前,將充滿氧的氧氣袋的棣皮膠管接上消過毒的鼻導管,然后將鼻導管的另一端放入裝有冷開水的杯中,打開開關,如果水中有氧氣泡,表明氧氣流出通暢,則需要更換鼻導管。在鼻導管置入鼻孔前,用棉簽酸少許冷開水清潔一下鼻孔,然后將導管也酸些冷開水以作潤滑之用。 目前,常用的鼻導管有兩種:一種是細的棣皮導管,需插入較深,經鼻腔插入到鼻咽部,鼻導管插入部分的長度是鼻尖至耳之間距離的2/3左右。另一種是末端呈園形的塑料制品,置入鼻孔內即可。氧氣袋可枕于患者頭下,以頭的重量來壓迫氧氣袋使氧氣流出。
使用時要將鼻塞插入患者鼻腔,用膠布將導管固定好,讓患者的頭部枕于氧氣袋上,借壓力使氧氣分流出來。在打開氧氣袋開關后,要注意調節氧氣流量,一般應從低流量開始,流量大小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對于呼吸衰竭的病人,流量宜小不宜大,否則反而會加重呼吸抑制,造成危險。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不經濕化瓶直接用氧氣袋。
氧氣袋使用時要注意兩點:
2、使用時將輸氧管浸入盛水杯子中,并緩緩松開夾頭,觀察到氣泡連續排出即為適宜,然后供病人吸氧。使用過程中因壓力降低,出氣量隨之減少,此時可采用袋外加壓或調節夾頭調整供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