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氣體工程被稱為生命支持系統之一,其規范化、安全可靠和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下文簡稱《規范》)公開向社會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的截止日期2月10日現今已經臨近,而如今由中國工業氣體協會組織的圍繞醫用氣體氣源、醫用氣體工程、醫院醫用氣體建設等議題的討論結果格外引人關注,亦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醫用氣體工程被稱為生命支持系統之一,其規范化、安全可靠和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下文簡稱《規范》)公開向社會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的截止日期2月10日現今已經臨近,而如今由中國工業氣體協會組織的圍繞醫用氣體氣源、醫用氣體工程、醫院醫用氣體建設等議題的討論結果格外引人關注,亦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醫用分子篩制氧亟待規范
在不久前由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組織的的研討會上,醫用分子篩的使用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目前,醫用氧制取方法主要有低溫空氣分離法和醫用分子篩變壓吸附法兩種,低溫空氣分離法得到的醫用氧濃度大于99.5%,而分子篩制氧純度在90%~96%之間。因此,規范醫用分子篩的使用范圍至關重要。
與會代表普遍呼吁加強對分子篩
制氧機企業的生產管理和醫院使用管理。目前雖然廠家在生產醫用分子篩制氧機前要在當地省級藥監局注冊,但個別廠家在注冊時,把別的廠家的產品拿來,經過改造后再送審注冊,在獲得批準后再自己生產,而他們自己的產品基本達不到國家標準。在目前這種魚目混雜的情況下,分子篩制氧亟須規范。
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代表埃爾集團代表提出,人長期吸入高濃度的氧可發生氧中毒,所以醫院大部分患者吸氧濃度為40%~70%的水平,醫用氧大多數時候不需要達到99%的純度。而分子篩制氧機工藝流程簡單,近年來各級醫院輔助治療的供氧系統的氧氣氣源愈來愈多的選用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產氧,這類設備均采用分子篩變壓吸附氣體分離和提純技術獲取低成本的氧氣。
統一氣體終端標識勢在必行
目前,醫用氣體工程已經從早期的供氧、吸氧,發展為多種氣源、多參數的醫用氣體供應以及麻醉與呼吸廢氣凈化回收等針對性很強的系統工程。針對不同的氣源建立不同的醫用氣體管理和終端統一的顏色標識標志,勢在必行。
醫用氣體的種類較多,主要有醫用氧氣、醫用負壓吸引、醫用壓縮空氣、醫用氮氣、醫用笑氣、醫用二氧化碳、醫用混合氣體和其他麻醉氣體等。為了讓醫護人員在繁忙緊張的醫療過程中,能直觀反應并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醫用氣體,避免誤用,在氣體終端具有明顯和統一的標識十分重要。而且在醫用氣體系統市場維護和維修工作,如醫用氣源的加載、故障查找等過程中統一的管路顏色標識十分重要。因此,建議對醫院氣體工程的不同醫用氣體管路和終端建立統一的顏色標識標準,使相關人員都能十分熟悉。
《規范》要求:醫用氣體管道、閥門、終端組件、軟管組件和壓力指示儀表,均應有耐久、清晰、易識別的標識。而且,醫用氣體標識的方法應為金屬標識、模版印刷、蓋印和黏著性標志。